大清:从光绪登基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九章:新军组建
    “皇上,当前军队已经组建差不多,但是我清朝却缺乏训练的军官,时间长了,各部队之间战斗力肯定会逐渐增大!”徐用仪说道。

    “这么快就组建完成了?”光绪帝疑惑道,这改革的命令从发布到现在才过去了四个月。

    “是的!皇上,各地尤其是直隶地区,都掀起了当兵的热潮!”

    “好啊!好啊!这说明我大清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现在各地都这么积极,咱们朝廷也不能拖后腿不是?”

    “现在大量聘请外教,暂时先支持各地方的士兵训练。”

    “对了!之前让筹办的天津军事讲武堂怎么样了?等以后训练出自己的军事教官,就不用再花费高价聘请洋人了。”

    “皇上,天津军事讲武堂于今年初已经建成,目前已招募第一批学员三百人。”

    “此学堂由直隶总督魏光焘重点筹办,聘请的都是外国军事教官,并且不但有军事理论上的教学,而且还有政治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嗯!这个不错,等几年之后,大清国也有了自己的现代军事教官,最起码有了一批基础军事人才。”

    “让各地以魏光焘为榜样,积极筹办各类军事学校,地方偏远,资金缺乏的由朝廷补助,但是一定要开办起来。”

    “臣遵旨!”徐用仪说道,但是并没有离开。

    行为举止有些奇怪。

    “你还想说什么就说吧。”光绪帝看着徐用仪,这明显的是有话要说。

    “回皇上,近些年来洋务运动办的有声有色,各地的兵工厂也是如雨后春笋。”

    “我大清的武器装备已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直接说重点,这些东西朕都知道。”光绪帝直接打断了徐用仪。

    “是!”

    “皇上知道吗?因为朝廷的补贴政策,各地的兵工厂每年需要朝廷投入近三千万两银子扶持。”

    “而这些银子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合格率都达不到标准,而且还没有创新力。”

    “长此以往下去,大型兵工厂的积极性必然受挫,且无法供应优质的武器弹药。”

    光绪帝听的眉头紧皱,刚开始自己一只顾着洋务发展,这种层面确实没有考虑到。

    而徐用仪看见光绪帝不说话,还以为皇上是生气了,毕竟皇上可是大力支持发展洋务,任何反对的声音全被斩断。

    这个时候搞不好自己……

    “既然徐爱卿说了,想必已经有了打算。”

    “那朕也就提些建议。”

    “从即刻起,逐渐裁减各地兵工厂的补贴,让军部从全国范围内采购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肯定会从优质的兵工厂里面采购,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加努力研发。

    “另一方面也能打击那些浑水摸鱼的人。”

    “这件事情你就看着办吧!起草一份通告给朕看看。”

    随着各地当兵热潮的进行,六十万大军已经提前组建完成。

    第一军军长刘铭传

    第二军军长聂士诚

    第三军军长陈冉

    第四军军长曾石

    第五军军长王明

    第六军军长安平

    第七军军长吴天

    第八军军长常**

    第九军军长张英杰

    第十军军长李伟峰

    当前一二两军驻扎在直隶地区,其余则在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统一训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