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63章 生产顺利(2/2)
    做年糕不忘做肥皂,与此同时,今天又做了三十公斤的肥皂。

    陈扬给王光荣写了封信,通报了生产情况,确定春节前能生产至少两千条肥皂。

    陈扬要求,纸质包装箱必须在春节后及时到位,他保证能在春节后交货。

    孙老师和吴老师两口子也回家去了。

    五十斤年糕,三十斤麻糍,还有十坛米酒,通过班船运往城关镇,再由老两口自己雇车运往家里。

    经过孙老师的指导,工艺和工具都做了不少改进。

    特别是放置原料的水缸,实在太过笨重,孙老师建议使用塑料桶。

    在那个时候,塑料桶是个稀罕物,即使看得见也买不到。

    王光荣给陈扬回了信。

    信也是通过班船的郑船长转递的。

    王光荣建议,春节前陈扬去一趟路桥。一方面,把纸质包装箱运回来。另一方面,多买点原料,保障春节期间的生产。

    陈扬带了整整两千块钱,还有自行车,还有二弟陈兵,在腊月廿七那天去了路桥。

    经过一天的忙碌奔波,陈扬不仅买到了原料,也拿到了纸质包装箱,以及六只塑料桶。

    王光荣特别关照陈扬,虽然知道陈扬有钱,资金上能周转过来,但还是预付了两千块钱。

    陈扬豁得出去,王光荣预付的两千块,加上自己带的两千块,全部买了原料。

    班船的货船上,几乎一半装了陈扬的原料。

    因为装卸陈扬的原料,班船延误半个小时。

    班船到达陈家村码头,陈扬让大妹叫来几个发小帮忙,又耽误班船十几分钟。

    陈扬不好意思,付清运费后,又多给了五块钱,以及六包香烟。

    这边,除了自己家的手拉车,又让童小龙和童二子二人,把他们的手拉车也拉来。

    三辆手拉车,七八个人,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原料拉回家。

    晚上,陈扬请帮忙的发小们吃饭喝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