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2章 挖沙
    温林县的木城河,是全县最大最长的河流。

    这条河从南至北,曲折绵延两百多公里。

    这条河的最大特点,是沿着山势而走,左岸是山脉和丘陵,右岸是温黄平原的一部分。

    左岸有七十多条溪流,从山里出来,再汇入木城河。

    在每条溪流和木城河的交汇处,沉淀了大量的泥沙。

    据爷爷说,在木城河挖沙的人并不多,大概有十几个。他们有的世代以挖沙为生,有的是后起之秀。

    挖沙看似简单,是个力气活。但在爷爷看来,挖沙是个技术活,不聪明的人还干不了。

    挖沙的工具也很重要。

    而最主要的工具,是一个连着竹杆的畚箕,也就是簸箕。

    这是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平时用来簸粮食或盛放东西。

    长竹杆绑在畚箕的高处,可以旋转。还有两根绳子,一头绑在竹杆的顶端,另一头绑在畚箕敞口的两端。

    陈扬带着童二子和二弟陈兵,摇着船,来到木城河一个叫三岔口的地方。

    之所以叫三岔口,是因为在这里,有两条从山里出来的溪流汇入木城河。

    据爷爷说,这里的沙最多。

    但这里水深,河面离河床深达八米以上。这里虽然沙多,但不好挖,所以几乎没人到这里来挖沙。

    陈扬知难而上,别人不来的地方,他偏偏要来。

    木船在河中停下,童二子和陈兵一起,把一块宽三十五厘米的跳板,横放在船的中舱。

    陈扬踏上跳板,拿着竹杆,说了句“好运”,再把畚箕往水里插去。

    竹杆长达十米,比别人的至少长三米。

    果然如爷爷所说,这里的水深在七八米。要知道现在还是冬季,是枯水期。要是到了夏天,雨水旺盛,水深恐怕在十米以上。

    畚箕挖泥挖沙,也叫挖勺,一勺一勺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