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斗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芙蓉帐、春宵短
    御寇被关了进不见天日的地牢。

    他并没有被李胤承就地正法,而是被一众辽宁官员劝止住。

    时值东方家族已向朝廷投诚,皇帝颁授玉带,以表恩惠。

    就算有罪,也要经大理寺审讯后,交由朝廷定夺,不可处以私刑。

    李胤承初登爵位,也不肯大开杀戒,姑且将他收监在牢。

    牢里的饭菜极恶,连水都不给。

    苦得御寇只能够日日打坐入定生津。

    忽地一日,牢门打开,狱卒送来一副酒席。

    凉拌海蜇、烧芸豆、酸菜血肠和切好的酱牛肉,四个馒头,外加一壶酒。

    御寇晓得这是要吃断头饭的意思,也不问,大口便吃,吃完就睡。

    第二日,又变了花样,酒肉果蔬齐全。

    第三日,饺子就酒。

    之后接连数日都是如此好酒好菜供应。

    御寇不晓得为何如此,问那狱卒,只道不知。索性将心一横,绝谷三日。

    最终才得知,是李胤承的四夫人所安排。

    御寇道:“我与四夫人素不相识,为何整日好酒好肉将我喂饱”

    四夫人叫龚雪,是蒙古人掳来送给李胤承的礼物。

    她身形飘然柔似雪,一掸青丝掠香肩。

    近携朱兰香,淡扫蛾眉韵。

    容颜不像胭脂女,神态宛似俗西施。

    “不要多想,我只因倾慕你的才华,才不忍令你受皮肉之苦。”龚雪道。

    御寇说:“我只是直抒胸臆罢了,想那李胤承太过狐疑,说我有歹心,哼,好没道理!”

    “你的诗过于霸道,触动了侯爷敏感的神经,待侯爷反过味儿来兴许会想开的。”

    “我的诗就是为李胤承写的!”

    “啊?!……”

    “李胤承就是一个杀人魔头!”

    “自从他坐了辽宁总兵的位置,数万长白山人死在他的手中,无论老少妇孺,能杀的全部屠戮殆尽,简直人神共愤!”

    “像他这种灭绝般手段,是要亡我族类!”

    在炎国人眼中,东北长白山人就是野蛮的代表。

    他们茹毛饮血,不知文明,生存的手段只有抢杀掳掠。

    长白山人的生命,犹如草芥一般。

    炎国人甚至怀疑造物主为何要发明出这样的物种。

    御寇的诗,全然描述了李胤承的行为。

    龚雪因是偷着来看他,不敢逗留太久,只说了句:“公子保重”的话便去了。

    正德四年春,蒙古勾结长白山人大肆践踏铁岭开原,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李胤承深夜调集辽宁斗术军北上防御。

    是夜,丹东告急。

    长白山人越过辽宁东部,由丹东跨越千山山脉,抢掠金州、盖州等地。

    紧接着海城、鞍山全部席卷。

    这场战役历经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抚顺边外。

    李胤承元气大伤,常食玉屑饭来充盈身体,心想有一日长白山人再来犯境,该以何相抗不禁有些担忧。

    时有参赞军务汪士局者,献言说:

    “侯爷不必挂碍。正所谓施夷技以制夷,何须我们出手”

    “只要养一有力雏鸟,为我振臂,再来个乱中取静,稳坐钓鱼台,夷患可制矣。”

    李胤承忙问:“谁可为雏鸟”

    汪士局捻须而道:“佛库城的哈达虎!”

    “东方·哈达虎”

    “正是他。”

    “第一,他的儿子尚在我手,以子相要,牵制他极为容易。”

    “第二,东方氏祖上世代为我大炎国效力,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其心易于掌控。”

    “其三,长白山人勇猛彪悍,但都是部落族群,没有齐心可言。哈达虎占据屠苏河,是新宾要冲之地,且兵马强壮。”

    “侯爷请一道圣旨,封他为统领迤东都督,但有不服炎国教法者,令他出兵讨伐,我等可坐收渔翁之利也。”

    李胤承思忖良久,

    “以夷制夷,未为不可,就怕玩火**,反扑自身。”

    汪士局笑道:“这团火玩好了,侯爷在朝中的地位便可永固。”

    “怎么说”

    “如今朝局不稳,党派互争,导致天下大乱。而天下事,唯辽事最乱。辽局稳,则国稳;辽局乱,则国乱。”

    “辽局一旦稳固,侯爷的爵位就有不保之虞。”

    “所以,辽局是否稳乱,必须侯爷您说的算。”

    李胤承对此言极为赞成,当即写折子恳请皇帝敕封哈达虎。

    诏书随即颁了下来,哈达虎一跃成为大炎帝国从一品迤东都督,长白山人立皆震惊!

    然而,哈达虎果不负恩旨,联合所辖部落,四处征剿反朝廷者,为时半年,终将绵延上千里的长白山356所部落打得服服帖帖,不敢复有造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