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桑打算对朝-鲜用兵的时候。
从釜山出发的洪承畴,已经站在了对马岛的土地上。
“魏书卷三十说:‘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
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
所居绝岛,方可四百馀里,土地山险,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径。有千馀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籴。’
如今看来,多有夸张说辞。”
亲自登上了对马岛的洪承畴,可没有见到像晋朝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魏书》中的那些描述。
“文人大都夸大其词,李白还说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呢,更不要说更早的古人。
反正没有多少人亲临此地查看,自然是想怎么夸张的说,就怎么夸张的说了。”
一旁跟随者的杨廷麟,不由的解释了一句。
“不过这里的对马宗室世代代统治对马,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岛主差任。不知大明是要换一个官吏,还是暂时放过这边,直接攻打扶桑的本土?”
洪承畴想都不想的道。
“先打下来,咱们的退路上,不需要一个扶桑的对马宗室存在,再说了,咱们大明,又不是真的缺少做官的人。”
代代统治对马又如何?
在元朝打过来的时候,可是对这里进行了多次屠杀,其中也不知道换了多少管理者。
没道理,他们大明的人来了,还要遵守什么老规矩。
军队开过来是干嘛的?
不就是清理“隐患”来的吗?
“吩咐下去,只需要针对贵族,平民一个都不要动。”
末了,洪承畴交代了一句。
免得自己的手下,出了大明之后,飘了,忘了大明的军纪,是怎么回事。
往后想要继续治理这个地方可就难了。
又不是只需要抢一次,就不来了。
一锤子的买卖,怎么比得上细水长流,而且这个小岛的位置,真的不错,想来很有发展前途可言。
宗义成(1604214-1657121),扶桑江户时代前期大名。对马国府中藩二代藩主。
初代藩主宗义智长子。
父亲去世,上京拜谒大御所德川家康、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后获得允许继承家督。同年加入德川方参加大坂之战,守备丹波方面。
靠着和朝-鲜通商,欺上瞒下的让扶桑损失了不少的财物。
而自己所得颇丰。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可随着大明攻打朝-鲜之后,对马岛的收益,就直线下滑。
本来耕地面积就不大,所有的花费,全凭海上贸易中转得利。
现在一切都进入了僵局。
好几次宗义成都派人去朝-鲜和现任的内阁首辅吴阿衡谈判,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今日他正愁苦,是不是该向德川家光讨要一点物资,以维持自己统治下的稳定。
谁知道,就是一闭眼的时间。
在睁开眼睛之后,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枪声。
还没有等到他出去询问,就见到自己的儿子--宗义直,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不好了,父亲,朝-鲜的人打过来了,不对,是大明的人打过来了。”
刚刚惊慌失措的喊了出来,忽然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立刻改口呼喊道。
如今朝-鲜已经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明的诸侯国,已成定局。
就是其朝-鲜的大部分贵族,也都成了大明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干活,虽然活着,却是生不如死。
让只是一海之隔的对马岛宗室,都是心中一阵冷意。
生怕大明从釜山打了过来。
谁知道,怕什么,就来什么。
在和朝-鲜沟通无果之后,他就想着自己的退路,只可惜的就是,他们宗家贪心了一些,尽管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
可还是慢了一步。
“这么快就打过来了?快,去往后面,咱们乘船去长崎,到了那个地方就安全了。”
宗义成没想过要去对抗大明的军队。
曾经,他们出去攻打过朝-鲜,让整个对马岛上的子民死伤惨重,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权势。
如今不一样了。
大明连朝-鲜的贵族们都容不下,那会容得下他们宗家。
“来不及了,大明有一种铁甲战舰,速度飞快,有不少想要逃离的船只,都因为速度太慢,而被打沉在了海中。”
说话的时候,宗义直声音都有点颤抖。
按理说,像他们这样的人,都应该是喜怒不形于色,实际上,不过是在面临生死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无畏”这两个字的。
“这可怎么是好······”
任他宗义成智计百出,面对这种绝对的军事压制,也是无计可施。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当中,此人可是两次向幕府伪造国书,被人揭露了之后,直接将对马府中藩推到了悬崖边上,随时面临着改易的风险,也就是“柳川一件”事件。
可就是如此情况之下,人家还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
不但干掉了揭露了宗义成这些行为的家老柳川调兴,并将其流放弘前藩。
还改善了对朝-鲜外交“幕府-对马”流程的一元化管理,正式以“扶桑国大君”作为幕府将军对外称呼,确立了“大君外交体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