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九章不对等的条件(2/2)
    “什么条件都可以。一碗牛肉面,还是一份全荤的晚餐。”

    苏玲玲瞪了陈重生一眼,“你当我是猪,吃、吃,我要的精神滋润。”

    “苏玲玲,本人才疏学浅,你能不能说得更直白一点。”

    “周末,你陪我看一场露天电影。”

    “苏玲玲,你想什么呢,现在可是数九寒冬,你是想把我冻死在露天电影院,还是怎么着?亏你想得出来。”

    “说你是憨包儿,还真是。你懂不懂,冬天里的浪漫那才是最纯洁的、最纯粹的。”

    陈重生犹豫了一下。

    “怎么样?不行就拉倒,小女子就此告辞。”苏玲玲转身就走。

    “你等等,我答应你。不过,我这是舍命陪你,我也有一个条件。”

    “陈重生,哪有你这样的,跟女孩子也讲条件。”

    “那当然了,我是对事不对人。”

    “行,行,你说吧。”

    “今天是周四,周末看电影之前交稿。我看一看,出一期特刊,至少要六篇,你自己写,还是你去组稿,随便你。”

    “陈重生,你得寸进尺,我只能保证我自己拿出一篇稿子。”

    “那不行。我以冻死的风险,要你六篇稿子,怎么啦?”

    “陈重生,好。你不傻呀?”

    陈重生洋洋自得,“苏玲玲,你知不知道,我这叫什么,大智若愚。开玩笑。”

    随后他们俩人前往中文系的教学楼,偌大一面墙上,全是贴的大字报。他们俩观摩学习了一下人家办的特刊。

    陈重生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玲玲一指墙上。

    陈重生在嘴里小声念了出来: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苏玲玲,你懂吗?”

    “还我懂吗?我当然懂。实话告诉你吧,我就是因为懂得太多,才不敢读中文系、政治系的。”

    陈重生不得不对苏玲玲高看一眼,“要不,我跟学习吧。”

    “可以呀。不过,要看你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