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就削弱了汉王的实力。
而且还能让倭寇拖住汉王,使汉王疲于奔命。
好主意!
朱瞻基脸上带着笑意。
走在大街上,朱瞻基忽然停下了脚步。
“今日,就不去兵部仓库了。”
“关于开海禁的想法,我得去找翰林院的大儒们聊一聊。”
朱瞻基喃喃着,改变行走路线,朝着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走去。
如今,翰林院已经没有了大学士。
新的大学士暂时还没有选出,太子爷也有所犹豫,因为每一任大学士总是死得壮烈,所以太子爷也不急着挑选了。
再者,也缺乏德高望重之辈。
如今,翰林院中威望比较强的,也就是张善忠,方城远,范秋三位大儒了。
当朱瞻基来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见到了朱瞻基,连忙给朱瞻基行礼。
“拜见太孙殿下。”
“拜见太孙殿下。”
朱瞻基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后,便走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编撰,学士们听闻太孙殿下来了,也纷纷出来拜见。
朱瞻基看向了范秋,方城远,张善忠三人,笑着道:“烦请三位大儒找个僻静之地,我们再谈。”
范秋眉头微挑,点头道:“好,太孙殿下,请随我来。”
很快,三位大儒,便领着朱瞻基,来到了一间房间内。
“这里是历代大学士办公时的书房,四下无人,太孙殿下只管说便是。”范秋笑着道。
朱瞻基颔首。
在桌子旁坐了下来。
三位大儒也依次入座,等待着太孙发话。
朱瞻基左右环顾这座老旧的房间,四周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朱瞻基感慨道:“当初,徐老和余学士,就在这里办公吧?”
提起这两位,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都有些伤怀。
“是啊,历代大学士,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范秋颔首。
朱瞻基咧嘴一笑:“本来,这件事是该找大学士帮忙的,可翰林院如今没有大学士,我就只能找三位大儒了。”
“你们在翰林院,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我想请你们明日朝会之时,提出一道新的政策。”
此话一出,三位大儒顿时聚精会神。
他们知道太孙的才能,所以听到有新的政策,三位大儒也都神色端庄,郑重了不少。
朱瞻基继续道:“开海!”
“与商税改革一同提出的,还有开海之策,可是开海之策一直没有得到实施,所以我们必须要推动!”
关于开海的利弊,翰林院内部早就已经讨论过了。
而且,当初太孙与徐老斗法之后,他们也都听过了开海的好处。
所以,此时听到开海二字,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精光。
“徐老走后,继余学士离开,翰林院便仿佛失去了生气,沉寂了下去。”
“对于开海一事,我们倒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真是意志消磨人心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今日太孙既然提起,我们定然全力以赴!”
三位大儒,眼神凝重,表情肃穆,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