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37章 药材种植(2/2)

    据自治区黎族自己整理出的历史,黎族与北宋年间就涉及此地,开垦出数百亩良田,但后因各种原因而放弃。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年夏秋冬时节不定的风暴。

    没法有效抵御的风暴,保亭的开发就是浪费,除非能像海口府开荒那样,建立成套农业保障设施。

    但这显然不可能。

    因此王十三娘他们选择有山麓为屏障西河地区,依先天的自然条件去抵御每年的飓风。

    保亭的农业生产无法保障,但仓储,农牧业则可以先搞一搞。

    ……

    “这胆子也太大了,要钱不要命啊!”

    车队停靠,人员稍作休息,朱允熥本想在驿站附近转转,活络活络腿脚,但却不想被汤昱的汇报给吓到了!

    西方船只,疑似阿拉伯世界的商人,带来了一船毛毯,琉璃,茶叶。

    船上的水和粮食几乎消耗一空!

    “艘船的时候我也是被吓了一跳,更可怕的事,根据我们对船上船舱的检查,船上最少当有二十五人的活动痕迹,可被我们扣下来只有十七人,其中有四人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的差!”

    一夜的功夫,足以西岛上的琼海人员,将那艘商船翻个底朝天。

    “没记错的,这几日是集训结束的日后,徐增寿和瞿通都应该在岛上,他们是怎么安排的!”

    有阿拉伯世界商人出现,稍微一推敲就知道,这些商人的出现应该和年初试航偏航有关。

    当海商们在南亚次大陆看到了崭新的东方物品,便有了这帮想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

    也是,陆上丝绸之路被蒙古四大汗国堵了,一门心思搞生产的大明根本不可能卖货西方,零星有点货顺着茶马古道出去,满足自身都不够,哪里更多的货物出现在更西的地区。

    海上情况也是如此,加之大明对海政策的改变,整条路已经断绝近百年。

    林东主他们的小规模生意,家门口的南洋就能消化掉,没必要跑太远。

    如今琼海的船出现在南亚次大陆,还做了生意,这一信号出现谁能不积极?

    等不及第二批,不确定第二次东方船只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那就自己跑一次好了。

    逻辑通,没毛病。

    动机,行为都可以解释,就是这胆子大的有些吓人。

    “扣人,之前我们训练用的水牢,现在成了关押地。

    船上的东西,不管是货物还是别的,只要有和我们不同的,全都取了样品,分三份分别送往海口,石碌地区!

    今早的时候,还放出了飞信联系海口,赵巽翻译,解决语言沟通上的问题!”

    “样品有什么?毛毯,玻璃,还是茶叶?”

    相较于这些阿拉伯世界的商人,朱允熥对样品更好奇。

    “差不多,箱子在我爷爷的车上!”汤昱指着远处马车说道。

    “也别拿了,休息一下,一回到了自由城再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