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84章 培训(2/2)
    别说的不多说,就说三村宿老,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曾几何时一身穿了不知几代,与身材不符合,象征一族脸面的礼服,已换成了合体的新衣,葛家三太公苍劲有力的手上更是捏着一根手杖,头发梳的分明,仅从个人精气神上来说,整个人显得极为体面。

    “劳大王破费了,这丰收节办的好,但老夫依旧认为有些过了!”

    “全羊,全牛,吃食无数,家中孩子更是吃的肚圆皮紧,这日子不是怎么过了!”

    “大王之心,老朽等人都清楚,只是太过奢侈了!”

    ……

    张定边活到了百无禁忌的岁数,三村的宿老何尝不是,葛家的三太公,洪水村的洪四爷,宋家村的宋太公,哪一个都是岁数往一甲子上走的人。

    他们无忌,朱允熥也乐的通过赡养老者来彰显琼海对老人的态度。

    宗族社会,因社会环境而生。

    越是恶劣的环境,以血脉为纽带的宗族越是抱团,海口府的年轻一代获得了培养,但终究国语年轻,社会大学所教的人情世故远没有到及格的程度,热血上头的概率太多,反倒是这些老者,或许有的目不识丁,但能成为一族的家老,一村宿老者,无不是将人情世故修得满分,加上一帮子嗣的支持。

    得到他们的认可,一族一村也就稳了。

    这不是朱允熥对宗族妥协,而是现在社会的底层逻辑就是如此。

    朱允熥的路子再野,也得遵循这一套逻辑来做。

    “奢侈与节约,本王认为需要对比。

    过去一头牛,吃了那叫造孽。

    十头牛,吃一头叫作孽。

    一百头牛,吃一头则可看成节约。

    如今琼海牛羊谈不上无数,也是比过去多了太多,丰收节,慰劳一年辛苦,吃上几头牛,百头羊,最多只能算是小奢!

    再说了,一切都由大伙创造,没有大伙的努力,何来今年的丰收?

    荣耀与众生共享,缔造人间沃土,一直都是本王的心愿。

    当然各位老者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消费理念上的不同,非三言两语可以更改,这些老人太老了,给予尊重就行,态度给出来,解释并不是关键。

    当然这样话也只能有朱允熥来说,换做黄子澄也不能说。

    “难得遇上大喜事,吃饱喝足方可以闹,此轮是有小奢,不过大王即将大婚,就当是一轮前奏!”

    “是啊,辛劳一年,平日虽有大食堂,可肉食终究单一,各类海货说真的吃的让吐了,有机会换换胃口也是好的!”

    “孩子都不小了,该吃点好的,这样才长得壮实!”

    顺着朱允熥的话,黄子澄,沈秀和,林天麓纷纷开口,充当双方的缓和。

    “是老朽等人眼见窄了,实乃眼下这日子,过去不曾敢想!”

    “是啊!”

    “该奢当奢,但不能将孩子们嘴养刁了,不然往后就难养喽!”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