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92章进入军机(2/2)

    张三局长是局长,陈局为副局,这种职务上的称谓变通,随着体系的完善逐渐流传开来。

    也不知是谁传的。

    内阁成员被称之为阁老,行政体系的副手被称之为副总,军机体系的副手道一声辅宰,审计,司法暂时没指明的副手,人员也少所以称呼还没出来。

    但民间你去问一句,大家都知道有谁,该怎么去区别称谓?

    对此朱允熥也不好说什么,大家开心就是。

    “消息很灵通,那么你当知道,负责葛海村土改的是我,全权由我规划!”朱允熥笑道,“但是很可惜,我没这个时间,大方向我可以把控,可具体执行,细节我不可能全部执掌,为了葛海村一地而其他事不管!”

    琼海国的政治体制逐步落实。

    君权,军权,相权,司法权,四权互相独立,相互周转,彼此监督。

    用张定边说法,这是朱允熥在甩锅,丢责任。

    但在黄子澄的看来,这是朱允熥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

    甭管外人怎么解读,提什么狗屁的先进性,活少事轻责任浅的生活,才是朱允熥所追求的。

    一个人再兢兢业业,一天也就十二个时辰,长寿也不过三万六千多个日夜。

    何苦呢!

    不需要去对比历代明君的工作量,朱允熥每日真正用在处理事务上的时间,还没朱允炆那庶子来的多,并且会越来越少。

    因此上面的话肯定是借口,但架不住下面人不知道。

    坦然且毫无负担的受了葛海夫妇吹捧,朱允熥一副忧国忧民的说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葛家村是什么情况,没有人比你们更了解。

    开国六镇的出现,就是在为琼海国未来的村镇体系立模版,让大家知道以后的城镇,村落该如何发展,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子。

    不会再像过去那般千篇一律,到哪那都一样。

    换个村子,除了人变了,其余都没变。

    土改配合开国六镇的统筹规划,将是葛家村的机会,日后的葛家村必将成为一标志,一象征,代表了新的时代,新的农村!”

    闻言,葛海夫妇先后坐直,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

    三年前朱允熥说话没底气,说什么总有人觉得他是在画大饼,吊胃口。

    可时至今日,朱允熥同样是在画大饼,可琼海百姓就吃这一套,更别说从上一个大饼上尝过了滋味的葛海夫妇。

    此时两人的神情如同朝圣。

    看到这一幕,朱允熥内心大笑,表面还是维持着忧国忧民的神态,“试点的工作很麻烦,推动过程中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新的道路,不是凭一口气,一股劲就能闯出来的,需要有人长期持续的付出。

    春兰的成绩,评价,我都已经看了。

    为了葛家村,我不得不从王十三娘那抢人。

    葛春兰!”

    “在!”

    葛春兰猛地站起身,大腿撞上了桌边亦是不感疼痛。

    “我现委任你为葛家镇第一任镇长,配合葛家镇试点改造工作,为葛家镇百姓谋福利,为琼海乡镇发展开谋未来,你可有信心?”

    “有!”

    经过学堂学习的葛春兰,亦是将学堂内的规矩学到了手,知道该怎么答复。

    “很好!这是你的委任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