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66章 待宰的感觉
    “累积三十个月的休息期太长了,不说投入的资金,而是就没这种规矩!”郭清补充道。

    “怎么说,咱们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见此,朱允熥搓了搓手一脸怪味的笑道。

    “大王,您说!”

    面对朱允熥眼神,郭清眼神一凝,有一种被食肉者盯上后待宰的感觉,细细一想觉得又没问题,自我告诫他的话没问题,就算有问题说出去得到支持者也会不少!

    “女子产假休息个三十个月你们就觉得长,那丁忧三年是否更长?”

    “女子产假与丁忧岂能相提并论?”

    郭清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

    丁忧是什么,那是孝道,是从汉朝就开始流行的规矩,是官员遇到祖父母,父母等直系尊长离世之后,为表现孝道而进行居家治丧行为,期限有的说是二十五个月,有的说三年整,反正在这期限内官员,读书人,都必须放下手头的事,轻则居住家中寒食度日,恪守礼法,重则结芦与尊长墓旁,风餐露宿。

    这导致历代不少官员,一旦回家治丧丁忧,基本上就回不来了!

    这个回不来,不是说朝堂没他位置了,而是三年丁忧的日子过下来,自身差不多也该埋进去了。

    反之身体康健,吃嘛嘛香……那么不好意思,会有御史说你孝义有缺,至此也不需要回来了!

    “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

    朱允熥一副你给我解释解释的摸样。

    “丁忧乃是孝道,人伦之道,周礼之道!”

    琼海的风气至今为止还是很好,就事论事也不强附政治,也正是有这种风气,郭清方敢这般强势与朱允熥对话,表达自身的思想。

    “我知道啊,但是你不觉得,这里面存在问题?”

    面对朱允熥的反问,郭清思考了一番,果断的摇头道,“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怎么会没有呢?”

    朱允熥摊了摊手,“孝道乃是个人之事,丁忧期间为什么要朝堂来承担丁忧官员的俸禄?”

    “因此孝乃是人之常情,是一国所需坚持的道理,是中原需要弘扬的美德,相对些许俸禄,更重要是丁忧本身!”

    “说的很有道理!”

    朱允熥点了点头,“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孝道到底应该怎么做?”

    闻言,郭清略微皱眉,总感觉这话里有东西,但在一时间却察觉不出来,就是那种很不对的感觉,可偏偏说不出为什么不对。

    “孝道,当然是孝顺父母,《尔雅》有云,善事父母为孝!”黄子澄与一旁说道。

    郭清跟着说道,“没错,善事父母为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可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宦游之徒,有多少官员将父母带在身上?生前不去赡养,不去照顾,不为父母做事,死后一跪三年便言其为孝!

    此孝做给谁看,父母是否知?”

    朱允熥发出拷问灵魂,“丁忧之制流传千年,是否已经变味,是否已成为朝堂争斗之术。

    三年丁忧,连续死上一种直系尊长,人生大半就过去了?

    此等制度,我就问要不要改?”

    “……”

    沉默,黄子澄,郭清无不是陷入了沉默。

    按照朱允熥说的这些,丁忧制度真的有问题,而且具有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