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58章 一笔饷银
    朱允熥失语,这他妈能一样吗?

    黎族在自己版图内,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朱允熥都能给出威慑力,可韶关在琼海势力范围外,属于势力组成部分。

    他有心想将韶关收入囊中,但不是现在……

    “算了,既有这个心意,那就按照他们来的,不过我们的条件也要提,不多就一个,组建民兵组织!”

    “兵民组织?”

    常森皱眉,又是一个没听过的名字,但想来应该是和结社自保的制度差不多,。

    “这兵民组织的模式与结社自保,乡团乡练的模式差不多,不过人数更多,训练更优,另外参与者每月都会得到一笔饷银,凭证用来购买我们的货物!”

    “能具体说一下!”

    常森来劲了!

    这是在给军机处充实力量,如果真的建立出这一支兵民队伍,琼海的安全就会多一道保证,并且因乡团乡练的模式,就算传出去也不会触及到某些敏感的神经。

    “分三步走……

    先期挑选两百到三百人青壮,进入琼海进行训练,对等的给予一百个蒙学名额,三十个鸿学名额。

    认为到位之后,与下一批新兵混训,优中选优的标准降低,选拔出一批基层武官,人数控制在二十人到三十人,进讲武堂学习半年,然后下基层带队半年,前后合计十八个月!

    第二步,第二批青壮送入琼海,第一批则挑选成绩优异者,心向我们琼海回到韶关,另外从野战,内卫教导队挑选百人,建立民兵组织,理论上客家百人出一人,人数越多出的越多。

    一月之中,初一,十五集合,集合后一半留驻地负责巡守韶关各地,一半回归家中进行生产,每月每人给予一百文,对应票据,外加直系亲属治病的权利。

    第三步,形成流动循环,从民兵中挑选苗子,进入琼海整训,然后从中挑出武官回到韶关,一定年限之后再回到琼海!

    整个过程分成五年完成,最终与韶关建立一支两团人马的民兵组织!”

    “武器方面呢?”

    常森问道一个核心点。

    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民兵还是因为别的,火器肯定不能给,自家都不够用。

    “在琼海训练的时候,自然是火器,但也需要兵马,成绩优异者可通过奖励的方式获得火器。

    回到韶关自然就是刀枪,等到什么时候成为可以真正相信再发配火器。

    瞿能不是到琼海了吗?

    此事由他负责,兵民组织成型之后,升军机第三副座,其他地区开建兵民组织之后,建立民兵体系,设立兵民总司令部,为野战,内卫,海军之外第四体系!”

    一手教育,一手武力,两手抓就算有什么心思,花费几年的时间也可以按下去,而且实际情况上,客家人心思应该不多,但个体不是群体,个体只需要考虑自身,可群体却要考虑方方面面,上面人认可,不代表下面人就能愉快的接受。

    “如果这要推行的话,当从一开始限制人数!”常森说道。

    这什么民兵组织,怎么看都像地方卫所,虽有不同但大体不会有什么区别,而且这是要给饷银的,那事情可就多了,确确实实要建立一个体系来支撑。

    “这个你们自己做规划,我的要求很简单,重要的地利关口上,至少需要一个团的民兵驻守,其余可以少一点,整个广东兵民编制不得超过一个师团,至于日后的名额你就朝内阁要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