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 苏州王来攻(2/2)
    刘晋鹏是打算把他们送去前线,先消耗一波江州兵的实力。

    六月二十四,刘河送来了军情急报。

    北方的边境集结了重兵,岳州、鄂州、洪州等地的人马都在蠢蠢欲动,最多一两天之内就会发起进攻。

    刘晋鹏给刘河的指示则是让他依靠堡寨坚守不出。

    “来吧来吧!我看他们如何突破我的堡寨防线!”刘晋鹏看着地图狠狠的说道。

    如果古代战争,要攻城拔寨还真是比较困难。

    就像征西军的堡寨,几万匈奴人都没有快速拔掉几百人的寨子。

    这就是堡寨的威力。

    刘晋鹏的信心十足。

    在他看来十几处堡寨,要全都拔掉,最少也得换掉官军三五千条性命。

    阻挡了官军的进攻势头,打击官军的士气。

    同时又消耗了己方的不稳定因素。

    这就是刘晋鹏的目标,也是堡寨存在的意义。

    ……

    潭州之战一触即发,远在当涂的宋扬,也受到了最新的探报。

    苏州王宋漠完成了整编军队,他们的主力已经向当涂方向移动了。

    水师也同时传讯苏州王的水军在江上活动越来越频繁。

    “哼!他还真敢来!我腾不出手收拾他,他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宋扬听了禀报冷哼一声。

    “王爷!事情紧急,您安危最为重要,要不您先退回江州吧。”高良平跑来找宋扬。

    润州王直接被苏州王搞死了,他心里有了阴影。

    宋扬这么靠近前线,生怕宋扬也有个闪失,那他可就没地方投靠了。

    “太师放心,还没到那个地步。”宋扬安抚道。

    “他来就来,管教他有来无回。”

    宋扬来到江边,战舰停在船坞,五十门虎蹲炮架在江边。

    东边的陆路也有虎蹲炮五十门,还有火铳一百只,炸药不计其数。

    这就是宋扬的底气。

    热武器第一次大规模投入战斗,不怕给苏州王来个措手不及。

    最好是直接轰死他,一切万事大吉。

    六月二十四号中午。

    苏州王的兵马到了宣州边界,立刻对宣州守军发起了小规模的骚扰。

    守军们丝毫不客气,直接箭雨招呼。

    刘敏在交通要道和战略高地建了许多堡寨。

    防御工事从去年就在搞了。

    坚固的堡垒要只靠人力突破是极为困难的。

    苏州王的试探很快就结束了。

    他也没有贸然发动大军围困堡寨。

    因为从来没有与宋扬交过手,摸不清宋扬的底牌。

    “王爷。东边的骚扰全都打退了。”许高山兴匆匆的跑来禀报。

    “干的不错。小心防守,不要给他们有机可乘,咱们也不用想着进攻。就防守阵地就好。”宋扬笑道。

    作战主旨始终没有变化,就是防守。

    先防一波在考虑防守反击的问题。

    苏州王那边吃了瘪,也意识到陆路推进比较困难。

    那些堡寨挡在前面,硬啃的话会崩牙的。

    于是苏州王的水军便开始向当涂水寨靠拢。

    苏州王搜刮江淮之地,搞到了十几艘战船。

    他的主力还是放在了水战上。

    “咚咚咚!”

    天边传来战鼓声,宋扬知道苏州王这是要进攻了。

    “呵呵!来吧,给他们来个狠的!”宋扬呵呵一笑。

    公孙奇一脸兴奋跑去前头指挥虎蹲炮了。

    许高山也是跃跃欲试想跟着一起去。

    宋扬看他那个急吼吼的样子,笑道:“去吧。去见识见识也好。”

    “多谢王爷!”

    许高山一抱拳,转身追着公孙奇就跑去了前头。

    而高俊岩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了,此时他正捂着耳朵躲出老远。

    “爹。往后站!往后站!”

    不光自己躲,还招呼老爹高良平靠后。

    高太师一脸懵逼的看着儿子,怎么大伙的反应差这么远呢?

    人家都是兴聪聪的往前去,你咋还往后跑呢?

    这到底能不能打赢啊?

    万一败了老头子我好早点准备跑路啊!

    “爹!稳赢!稳赢!快捂好耳朵!”

    看着老爹还在那犹犹豫豫,高俊岩忙的扯过老爹叫道。

    “捂耳朵?这是打仗!捂耳朵干什么!”老太是气的够呛。

    儿子以前不是这样啊!

    就算要战败,咱也得把腰板挺直了。

    要逃跑赞咱也得打起精神跑路。

    哪会像高俊岩似的,畏畏缩缩,一看就是胆小至极的样子。

    “呵呵。老太师无需多虑,高大人这是天性,很难克服的。”

    宋扬回头看看他们爷俩在那拉拉扯扯,笑着劝说一声。

    “天性?什么天性?”高太师一愣。

    “来了!”高俊岩眼珠一瞪,看向了燃烧的虎蹲炮引信。

    此时他也管不得老爹了。

    就见高俊岩耳朵一捂,往地上一蹲,跟个大刺猬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