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高太师见王(2/2)
    崔山没有说是否支持对江宁动兵,而是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

    宋扬再次点点头没说话,又看向了公孙奇。

    “卑职听王爷的。”

    公孙奇没有发表自己的建议,同样让他打他就会打,宋扬不下命令,别人也指挥不动他。

    “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苏州王整军完毕,再想夺取江宁可就难了。”高良平继续劝说。

    “江宁城高粮多,若是占了江宁,只要决心防守,苏州王一定攻不下来。”高良平补充道。

    宋扬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这桌面。

    他心中是不太赞成拿江宁的。

    毕竟一个江宁成能给他带来的利益不多。

    就算站住江宁城他也仅限于一座城。

    江州的一半主力去了潭州,手里只有五千复兴军,加上当涂驻军和宣州的兵马,加一起也就一万六七。

    拿一座城易,拿一州之地难。

    正在宋扬犹豫不决之际,大帐之外传来了流民的声音。

    “下官刘敏求见王爷!”

    “快请!”

    宋扬一听刘敏到了,立刻便让他进来。

    刘敏一进来,正好看到宋扬和身边的高良平。

    “王爷千岁。”

    见礼之后又对高良平道:“高太师有礼!”

    江宁易主,高太师失踪,流民猜到高良平一定会来宣州。

    所以还让许高山派人看着点儿来着,没想到他这边刚巡视完防卫,高太师就已经到了。

    “刘大人,有日子没见了。”高良平对刘敏也是客客气气的。

    刘敏虽然只是知府,但是他在大乾文人界里有很高的威望。

    不然也不会被称之为大儒。

    俩人客气了一番才各自落座。

    “刚才高太师建议咱们趁乱出兵夺取江宁,本王正与大伙商量这事儿。刘大人,说说你的意见。”

    宋扬看向刘敏问道。

    刘敏身边的许高山立刻将刚才他们讨论的事情经过简略的说给了他。

    “王爷,这江宁如烫手的山芋,对您来说……”

    刘敏略微顿了顿说道:“可有可无!”

    有这四个字,宋扬便明白,刘敏也是不赞成夺取江宁的。

    高良平再劝:

    “王爷。刘大人。江宁空虚,机会可是不多啊!”

    “况且王爷乃大乾天子嫡传正统,若是拿到江宁,便可就此名正言顺的发号施令。”

    在他的观念里,江宁代表着大乾江南的政治中心。

    拿到江宁,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大乾正统。

    苏州王也是看中了这点,所以才对江宁虎视眈眈。

    “高太师此言差矣。”刘敏摇摇头。

    “正因为王爷是大乾正统嫡传,所以根本不需要再用江宁去佐证什么。”

    “王爷就是王爷,无论有没有江宁都是。”

    “况且现在的情况是兵力却是有些不足,即便拿了江宁,也只能得到一座孤城。”

    “拉长了战线不说,原本布置的防御体系也将发生松动。”

    刘敏从各方面分析了形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宋扬听得直点头,刘敏所说就是他心中所想。

    只不过刘敏总结的更加到位。

    “王爷。若放弃主动出兵,那就得立刻加强当涂防线。苏州王那里最多半个月,一定会带着大军来江宁。”

    高良平听完了刘敏的话,又看到宋扬的反应,知道宋扬大体是不会出兵了,只能放弃劝宋扬出兵的打算。

    不过他却提出了加固防线的建议。

    宋扬和刘敏对此当然是赞同的。

    苏州王那边整合了人马可是有四五万人的。

    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精兵。

    若他真的对当涂用兵,这边的压力也是很大。

    高良平深知苏州王在战斗力方面是很强的,所以才对宋扬这边极为担忧。

    他是真的担忧,生怕苏州王击败宋扬。

    那他就真的没地方投靠了。

    高良平是支持润州王和常州王的主要人物。

    可以说与苏州王是死敌。

    两者没有任何缓和的机会。

    再加上苏州王本就残暴的性格。

    一旦逮到他们老高家人,没有活命的机会。

    所以在对付苏州王这件事上,高良平是最坚决的抵抗派。

    “高太师放心吧。咱们现在不出兵江宁主要还是因为江州主力去了潭州。等到潭州战事了结,本王腾出手来自然会收拾苏州王的。”宋扬看到焦急的高太师,出言劝慰道。

    “那当涂这里的防务可够用,要不在增发一些民壮?”高良平还是很担心。

    “父亲放心吧,当涂有虎蹲炮,苏州王根本打不过来。”高俊岩也劝慰道。

    “虎蹲炮?”高良平当然不知道虎蹲炮是什么。

    散会以后,高俊岩带着高太师去参观了炮台,并且描述了威力。

    高太师听得将信将疑。

    不过看到宋扬、刘敏、许高山等人全都是胜券在握的表情,老太师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