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败家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窗事发,圣意难测(2/2)
    这些时日,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事,从不出声。

    如今突然发声,定是事出有因!

    “前方军情,你一个文散官听了能出谋划策,还是能够起死回生?”

    天子讽刺了一句。

    这位董大人却并不以为怵,还在据理力争。

    “禀陛下,微臣听闻主将是堂弟董继武,同为董家人,若他犯下大错,微臣自当忠君而非顾念私情,参他一本,削他官职、断他重罪!”

    一番义正词严的话。

    殿内诸人听到,神色各异。

    但心思相同。

    这位董大人是言不由衷。

    “也是,董家因为办事不力,不受牵连能够继续当官的,也只有个别的人,你担心也是应该的。”

    天子意味深长地看向其他官员们。

    “还有谁想知道,北境急奏写了何事的?”

    “没人的话,等散了朝,朕便单独请董爱卿去宣殿一观这纸条上的急奏了。”

    这么大的事私底下谈?

    文武百官们又好奇又不敢打听。

    只有王侍郎一人,在听到天子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后,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也好奇,究竟是何故,导致五千将士身死异乡,若真是董将军之过,哪怕董将军死了,也要问罪才对!”

    王副丞不在。

    王氏一族在朝堂上最有话语权的便是王侍郎。

    几乎是王侍郎的话音刚落,剩下的王家子弟纷纷出队。

    “微臣也愿一观!”

    “臣附议!”

    文武百官们,此时也看出了苗头。

    王副丞的门生们,也纷纷响应。

    要将害死五千将士的人问罪。

    “好啊!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

    天子双手摁在龙椅扶手上,高声宣读。

    “因秦氏承制羽绒服无故燃起,导致五千精兵暴露,最终只余下董继武以及四人留活。”

    话音落下。

    大殿里刚才还吵着闹着要知道缘由的一些官员。

    登时傻了眼。

    前方军情,怎么还与皇商秦家有关系了?

    “陛下!秦家延误军机,害死五千将士,必须严惩!”

    董大人大喝一声。

    “秦家所制的羽绒服,有许多都是从各地低价回收的羽绒,其中藏污纳垢,定是有些油渍没洗干净,让将士们穿在身上,这才酿成大祸!”

    董大人的猜测合乎逻辑。

    王侍郎也在旁帮腔。

    “陛下,微臣知道您看重秦家,这才提拔秦家为皇商,可秦家辜负皇恩,陛下不能不严查啊!”

    “查!谁说不查?”

    天子如此痛快的回答。

    让董大人面露欣喜之色。

    王侍郎心里却一个“格登”,暗道“不好”。

    针对秦家这一计,原是借助北境军情紧急,天子心烦意乱时,火上浇油。

    趁机覆没秦家。

    可昨夜长公主突然带兵北上,缓解了天子的远水之渴……那也不至于让天子对秦家法外开恩才对!

    若非秦家承制羽绒服燃火,北境军情绝对不至于这么紧张。

    “陛下,秦家确实为大乾立下不少大功,可秦家也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已是剑南道首富。”

    王侍郎绝对再往火上泼一盆油。

    不信天子不即刻严惩秦家!

    “陛下,微臣知您看重秦家昔日进献再生稻与石灰方子的情分,看在长公主收了秦家小姐为义女的面子上,暂时不好动秦家……”

    “王侍郎,你言下之意,朕不动秦家,是朕忌惮长姐?”

    天子冷笑着打断了王侍郎的话。

    王侍郎知道戳到了天子的痛处,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国有国法,秦家误国,就应该像当初的皇家董家一样严办!”

    “陛下切不可厚此薄彼,寒了众臣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