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博物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15章 引导舆论导向(2/2)

    该起诉的起诉,法院判决之后,还不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张俊平沉声说道。

    “这能成?”

    “为什么不行?

    国家改革开放,国家未来肯定会更加重视法律的完善和司法的建设。

    我们就是要给大家提一个醒。

    法治社会,就是要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张俊平笑着说道。

    他这也算是开一个先河,其实也是在给上面的人提个醒。

    改革开放,不能只关注经济建设,司法建设也要跟上才行。

    “好的,我这就安排人去找那些拆迁户重新谈判,如果不行,就按照您说的,让律师出面。”

    “这件事,一定要往大了搞,要形成一个舆论话题,可以邀请电视台参与进来,甚至可以和电视台联合搞一个法治宣传的栏目。

    就这件事,展开一个大讨论。”张俊平笑着提点着徒弟。

    如果单纯的去法院起诉,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以势压人的印象。

    哪怕他们占理,但是人都有同情弱者的习惯。

    到时候,很容易会被歪曲成,艺术品公司以势压人,欺压普通老百姓之类的舆论。

    所以,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媒体介入进来,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大家,去思考,去讨论,到底是人情重要,还是法治重要。

    “我知道了,师父!”

    “嗯!过几天陆昭德会带着亚视的人回来,你们行政部做好接待工作。

    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大陆的博大精深,伟大胸怀。”张俊平又交代道。

    “是,我知道了师父!”李文娟苦着脸答应道。

    “怎么了?苦着脸,不乐意做啊?”张俊平笑着问道。

    “不是啊师父!是我们行政部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忙不过来。”李文娟吐吐舌头道。

    “人手不够,那就招人啊!

    别告诉我,咱们艺术品公司现在招不来人。”张俊平笑道。

    “唉,能找到,但是不多。”李文娟很是苦恼的说道。

    第一流的人才都进了政府机关,第二流的人才,则是往国营工厂、事业单位跑。

    他们艺术品公司,虽然也能吸引一些人才过来,但是太少。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国家包分配,学校分配也需要尊重一下学生的意愿。

    “人才不一定非得是大学生,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上大学,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不行。

    你们可以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我不相信,以咱们公司的情况,吸引不来人才。”

    张俊平无奈的摇摇头,随着公司的发展,当初为了妒忌关系户,他特意提高了进入公司的门槛。

    没想到,有一天会变成公司吸引人才的阻碍。

    “我知道师父,我回头就去找郑总。”李文娟笑着答应道。

    “让郑总统计一下,各部门现在的缺口,然后组织一次统一的公开招聘。”张俊平再次交代道。

    “是!”

    李文娟走了没多久,郑冬梅就来到张俊平的办公室。

    “董事长,刚刚小李找我,说起招聘的事情,说是您同意的,要进行一次大型的招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