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你不是也有申请房贷吗?你每次还的房贷里面不是一部分本金,另一部分利息吗?”
没错,而且我借了30年房贷,借100万,累计要还差不多200多万呢。杜老师一提起钱就有点肉疼。
“但你有没有想过,本金在银行的角度看来应该算是成本对吧,那么利息在银行的角度看来应该算是利润。当你房贷合同签订了,开始还第一笔钱的时候,银行就可以将其中利息部分记作是利润。不过这里面隐含的问题是如果你只还了这一次钱,那么银行其实是有巨大损失的。因此银行利润是提前确认了,风险是延后确认的。”
“而且现在的问题是疫情,很多人的收入是下降的。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有些人已经还不上房贷了,但是如果断供,那么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因此现在选择借新还旧是不是也成了一些人唯一的选择了?那他们能跟谁借钱呢,亲朋好友都没有钱的时候,还是只能找银行。所以银行有没有可能原来只赚房贷利息,现在还能多一份消费贷的利息呢?但是这多赚的钱,风险可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了。”
这么说银行的风险其实还是大的呀。
“是呀,你想想银行的钱都是哪里来的?主要是吸收存款对吧,这些存款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也就是有成本的。银行为了赚钱,会把这些存款又放贷出去。那银行就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万一贷款的人不还钱了,银行的储户要取钱的化,银行就需要拿自己的钱来赔给。看上去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银行的负债率都超90%了,意味着银行放出100元贷款,其中有90元是来自于储户的存款,另外10元钱是银行自己的钱。因此100元贷款如果只能收回来90元,看上去我们贷款的损失只有10%,但是银行的10块钱可就全部赔完了,股东的损失可是被放大到了100%了,因此微小的风险在银行这里都是会被放大的。”
“我们要追求的是风险于收益相匹配,银行的隐含风险很大,但风险的补偿不是很可观哎。”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