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基金也不过如此
如果过去的业绩能够带来未来的收益,那么选择基金就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只要去买以往业绩好的基金就可以了。不过有一个很好玩的情况,一个盈利很好的基金经理往往在盈利可观的时候,转成私募了;另外一些盈利可观的基金经理在获得很高的回报后,之后的基金下跌幅度也非常可观。而且还有最让人无语的是,一个基金经理在大幅盈利,大幅亏损,再把业绩重新提振起来时,很多人都在夸奖这个基金经理,并且这一事迹被当做长期投资能够获利的佐证,被反反复复不停的向大家宣传。
我和杜老师的困惑是很多对于基金的推荐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比如基金定投,每个月都去买一点基金,即使这个基金亏得很厉害,只要你坚持下去。每个月都买,那么你的成本就会缓慢的下降,等到最后,这个基金只要涨起来一些,你就可以回本了,还能有收益。你就能够看到一个微笑曲线,作为长期投资基金的奖赏。其实把基金换成股票一样成立,只要你不断的购买,持仓成本也会不断的下降,到最后,股价只要能够回升一点,那么就可以回本了。虽然说基金清盘的风险会比股票低那么一点,因为基金买的股票毕竟多一些,要都不长眼的买到股价大幅下跌的股票也不容易,不过这也就导致基金更像是钝刀子杀人,很难给你一个痛快的。
另外基金被称为门槛低,只要有1元钱就可以开始投资,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而且大家汇集起来的钱多了,就可以请专业人士来管理,另外资本多了,那么与券商讨价环节的余地也更多,佣金成本也可以显著的下降,甚至有些基金就是券商放的,各种福利满满。不过就这点好处对于我和杜老师来说,完全不够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