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这些文官士人,一个个整天喊着不能与民争利,感情在这些人眼中,只有这他们这些士绅豪商才是民啊!真亏了他们还能在朝堂腆着脸整天忠君爱国喊得山响!”
看着眼前这些走私商人所供出来的背后之人,骆思恭不由得对那些文人士绅们一脸的鄙视。
要知道,自从小胖子利用宝镜坊缴纳商税为契机,在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然后全面实行商税征收后,这‘与民争利’的抨击声就从没断过。尤其是江南之地,这种呼声犹为强烈。
只不过与原历史上舆论完全为士绅文人掌握的情况不同,如今有着皇家日报和皇家周刊这两柄利器在手,再加上那些‘投诚’的文人摇旗呐喊,小胖子却是和这些人在舆论战上打得有来有往,并且还有占据着上风,不用像原历史上那样躲到后宫逃避。
只是如此一来,合法的免税既然没了,在官商勾结之下,这不合法的偷税漏税自然不可避免的也就更加猖獗起来了。
而且这还不算,利用大明的官员士子的免税额度,不少人人甚至直接和官员士子来了个‘公私合营’。所以这个免税额度的大小,在这些‘下水’官员的操作下,那自然是变得更加‘人性化’与‘灵活化’了。
“呵呵,这有什么奇怪的,正所谓‘既当婊 子,又立牌坊’,这些文人士绅的嘴脸向来如此!”
与骆思恭的反应不同,掌握着大明日报的陈荣,却是对这些文人士绅的嘴脸看得更加清楚。
“哈哈,杨公公这话说得贴切,这些文人士绅还真是只有这句话最能形容他们了……”
……
“国舅爷,这是此次五十六名走私海商的供状,其背后之人全都是在职或是致仕官员……”
冬月初五,当王冰刚刚率军抵达漳州,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杨荣跟骆思恭便将那些走私商人的供状送到了王冰手上。
“呵呵,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已,没什么奇怪的。”
接过两人递来的供状,王冰一边大致翻看着,一边毫不在意的开口笑道。
‘嗯?东林党也要提前出现了吗?’
原本只是大致翻阅这些供状的王冰,却是突然之间不由得眉头一皱。
原来,在其中一份供状中,他却是发现了这些商人通过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资助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的消息。
‘呵呵,这个时空已经被自已改变了那么多,连荷兰的东印 度公司都提前出现了,一个东林党提前出世又有什么稀奇的!’
片刻之后,王冰却是不由得摇了摇头。
“国舅爷,可是有什么不妥?”
看到王冰又是皱眉又是摇头,杨荣和骆思恭顿时也跟着紧张起来。
别看他们一个是锦衣卫的缇帅,一个是东厂的厂公,权势滔天,但在王冰面前,他们还真的算不了什么。
不说别的,自大明设立厂卫以来,除开皇帝外,别说臣子了,就是历代太子,也没有哪个能够像王冰这样直接同时差遣锦衣卫和东厂的。
“杨兄弟,这个东林书院你要注意一下,凡是参与其中的官员、士子,不管是什么人,全都要重点调查。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必须和那些《皇家周刊》的编辑们一样,暗中将其掌握在陛下手中,成为陛下跟朝廷的又一处喉舌!”
虽然对于东林党的提前出现并不感到意外,但王冰可没想过让这么一个误国误民的朋党按原历史上的道路发展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