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45章 打造经济第一步
    “嗯?这是...主公那边来信了?”

    见状,王昌龄神色一动,急忙来到鸽舍前。

    云天庄和汝阳那边的来往有专门的信鸽,信鸽的一只翅膀涂有少许丹红,就是担心错过汝阳那边的消息。

    这只信鸽正是从汝阳那边飞回来的。

    取下消息,打开一瞧,王昌龄略作思忖,将纸条递给了李太白。

    “太白兄,如此看来,我们可能明日才能出发。”

    “哦?”

    李太白一顿,随即看向纸条,

    “将整个抄本印刷的生意全部搬到汝阳?”

    片刻,他忍不住自语道。

    “嗯,主公这么安排,肯定有其道理。”

    王昌龄微微点头。

    眼下做印刷的庄内人士大大小小已有百人之多,还有大量的白麻纸,至少要准备一天。

    .........

    王昌龄猜得没错,这正是李默的安排。

    汝阳县,

    县衙,李默坐在内堂,依旧在盘算,周雨柔早已休息。

    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虽然不是专业搞经济的但听得多了不能理解精髓也能模仿几成。

    汝阳县眼下百废待兴,什么都缺。

    即便是给那些老百姓每人分发二两银子,已经穷惯了的他们也不会立刻就拿出来买东西。

    唯有让整个县城的水流起来,百姓才有信心。

    而这水的关键就在商贾。

    为什么县城中午的时候才会有点人气,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做蚕丝生意的商贾会出来活动,百姓们见到有银子可赚也会出来。

    可汝阳县内并无其它大生意也无其它能卖的东西,

    想来想去,李默便想到了书社的生意。

    别看自从封神演义和白蛇传上线后,每天出货的抄本已经达到了七千多,宣阳纸坊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若是将书社生意全部搬到汝阳,

    不但可以给汝阳带来一批新的商人,还能变相地带动汝阳的内需。

    “不过想要靠书社的生意给汝阳注入活水,那就不能再让宣阳纸坊一家独大,抄本生意必须给其他商贾放开,而且印书所需的白麻纸也得自己来造。”

    反正现在的宣阳纸坊已经换了主人,谁知道李家五王在背后打什么主意,

    趁机甩开他们再好不过。

    至于造纸?

    脑子里面装了不知道多少种造纸的办法,前面没有碰一来是云天庄的地方太小,二来需要的人工也不少。

    但这些,在汝阳县都不是问题。

    汝阳县要地方有地方,要人有人。

    思定后,李默这才给园田庄那边传了信。

    此刻,他的面前还摆着一张地图。

    “府邸,到底要建在什么地方?城内还是城外?”

    除了汝阳县的事情,府邸的事也没办法再拖延。

    一直住在县衙之内,行事多有不便,可汝阳县就那么大点地方,更是无人出售房产。

    张员外府邸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太晦气,故而只能重建。

    “罢了,府邸的事情待明天再和两位先生合计一番,毕竟整个县城都要重建,届时一起规划也好。”

    良久,李默终是没能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