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捕神大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三章 那些被牵扯进来的人(2/2)
    这座千载前的平京城,真的是一座空城吗?

    ……

    随着时间的推移,烈日自东向西而过,很快便临近黄昏。

    橙色的余晖洒向高大雄伟的城墙,让寂寥的东市,染上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沿着东市的街头巷尾,陆长歌漫无目的地走着。

    在看到六扇门停留在原地安抚百姓后,他便默默的离开了队列。

    不得不承认,有时对一个人的主观印象,并不那么准确。就好像他一眼看见车夫,就认定他是个老实憨厚的好人。与杨耀东相识片刻,就臆断他是个好大喜功的捕快。

    而事实,往往与认知相反。

    六扇门,也并非森罗地狱。那些捕快们,更不是地狱的小鬼,至少比起高高在下的平京权贵们,他们是真的在守护百姓。

    陆长歌不由的想起那天校场内,以人为靶练习骑射的世家子们。他知道,但凡平京城各家的嫡子,为了承袭爵位,在高中后都只能选择进入禁军。

    而这群未来的禁军统帅们,却都是视人命如草芥之辈。

    这是第一次,陆长歌对他的志向产生了怀疑。

    天下自他出生那一日起,承平至今。二十年未挥刀的禁军将士们,真的还记得那份保家卫国的初心吗?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东市最繁华的街道。在千年之后,这里会是整座平京人流最拥堵的市场。整整十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商品铺子。

    来到了千年之前,陆长歌意外的发现,繁华的东市已初具其形。

    十里长的商铺门面,全部完成了搭建规划,只是大多还未挂上牌匾,显得空荡荡的。

    平京城的布局,在经历了历代朝廷的规划改革后,到了大夏建国后,已经趋于完善,因此太祖立国后,也并未在平京城内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东南西北四市为例,东市临近武院,大多贩卖的商品以药材兵器为主。西市附近多书院,因此商铺多卖笔墨纸砚等。

    至于南北二市场,基本上都差不多。只不过世家大多定居北边,那些小姐夫人们又不愿出远门,因此北市中还开了几间珠宝和胭脂铺子。

    在四市中,东市是最后规划出来的。陆长歌来到东市的中心,突然在一处摊位前发现了一块有趣的牌子,上面写着钱货两讫四个大字。

    陆长歌掏出一把银两,摆在了摊位上。他知道平京城每一处的布局规划,都不是随性而为。

    就拿东市来说,那也是文道宗师以风水之术演算,认定此处有聚财之像。

    而孤身在这座城中,他比所有人都想的更长远。

    但凡人活着,就离不开食物和水。六扇门初来乍到,还拖着几十口百姓,暂时忽略了这个事实。

    可一旦他们被长久困在这里,吃穿用度就成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陆长歌见东市刚立,却在中心摆了这么一块奇特的牌子,说不准就有什么异象。

    他正对着钱货两讫的牌匾,诚心的奉上金银。

    这也是一次试探,他想知道,这么多人被带到千载之前,是不是与龙脉有关。

    至少,他不相信这是人力能做到的。

    如果是龙脉出世导致,那么这座城中就该有基础的运转规律。

    这是他恶补修士阵法知识得出的结论。

    修士之道,讲究顺应天命。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按正常人的思维,缺食少粮了,就该拿着银子,去市场上买。

    可他在摊位前虔诚的拜了许久,连一粒米都未曾见到。

    陆长歌失望的将银两拨会荷包内,看来银两并不是这座城中交易的货币。

    可他不曾注意到,在他俯身的那一刻,摊位上钱货两讫的牌匾突然亮了一下。

    而摊位上,铺了一桌的银两,不知何时少了一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