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君的相亲小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09章 第十三次相亲125(2/2)
    最有效的办法,无过于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旦获奖,就必然可以一朝闻名天下知。

    当然,只是被人知道还是远不够的。已经有一位第一次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诞生。

    就算他真的能获奖,也只好屈居第二。

    说起,那位作家的作品。

    他早在其人还不被大家熟知时,就仔细阅读过其作品的一些章节。

    该作家文字风格较为晦涩,且颇有几分市井粗豪之气,故事多是在描述一些人性中的残酷阴狠面。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是偏爱这种类型的作品。他怕是此生得奖无望了。

    他本人更喜欢的是东国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之类,即便内容也很残酷,但文字清新如散文的小说。

    以他对文学的浅薄认知,小说也好,诗歌也罢,归根结底是要带给人以美感的。

    这种美感不是指所谓的暴力美学,或者暗黑美学之类牵强附会的美;也不是指心灵鸡汤那种近乎弱智的伪善。

    他所认为的美是纯粹的自然美。

    这个自然美,不是指自然风光之美,而是指一切不矫揉造作的美之感受。

    比如:描述一个成年男子看到一位清秀女子,在心里不自觉间油然而生的感触。

    再比如:描绘一位棒球运动员,打出高分球那一瞬间的喜悦感。

    人活着很不容易,每一天都在经历勤、劳、辛、忙四大苦难,等到偶有闲暇翻开书本,满眼又是现实生活中的陈谷子烂芝麻,本是想松口气,缓缓劲儿,总不会想要苦杏仁上加苦瓜–苦上加苦。

    艺术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弥补人们被现实生活创伤出的心灵缺口吗?

    不就是为了用人为创造的美,去逆向抵消现实丑陋的恶,进而使人理智的轴承得到一定程度的润滑,不至于在风吹雨打中折旧过快,以至于整部机械都报废掉吗?

    有人会觉得,以此为目的写出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假的。

    可实际上,哪种艺术形式不是假的?

    京剧国是人公认的国粹。

    京剧里有马吗?

    演员们手拿一根棍子,就算作是骑着骏马。

    这是不是假?

    龙套们接连翻几个跟头,就当做是有千军万马往来穿梭。

    这算不算假?

    历史上,真正斩华雄的是孙坚,在戏剧里说是关羽。

    这假不假?

    但是,这些假丝毫不影响京剧的艺术魅力。

    相反,那种以假为真的无实物表演形式,恰恰是中国京剧独立于世界戏剧表演舞台的标志性特征。

    至于说,华雄到底是死在孙坚手里,还是死在关羽手里,对看客而言很重要吗?

    对历史考据学家或许很重要。

    可对戏剧舞台下的看客们而言,华雄不过是个龙套的名字,一个用来衬托别人威武形象的道具,即使这道具不叫华雄,也可以换个别的名字。

    无论他死在谁手里,都是历史里无足轻重的过客。就算关二爷没有温酒斩华雄,也丝毫无损其威震华夏的威名。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