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芳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22章 这两个人……有故事!
    他们似乎在太子身上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

    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刘据的心思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推行公学,并非重视什么文才,而是为了扫盲!这是太子刘据和其他人之间的认知偏差,并且无法弥合!

    这是思想上的代差。

    他不能解释,因为解释不清楚。

    在这些“古人”的认知中,只要有先生教,或者是要学的, 一定是经史子集之类的先贤著作。

    可是在太子刘据这位“现代”人眼中,先生要教的应该是识字,写字和认识世界的启蒙知识。

    只会写锦绣文章做文字游戏,有个鸟用?!

    所以他对卓王孙这样的“实干家”,热情是发自内心的,而对王平这样的大学之士, 基本上都是敷衍。

    试想, 他对自己那位太傅石德都是能不见就不见的态度,更何况其他人呢?

    文人……在他的潜意识起, 和百无一用的垃圾相差不多。

    无他,只因他崇尚“实干兴邦”四个字!

    同样,他也从骨子里反感“空谈误国”!

    “老爷子,您替本宫想一道应景的题目如何?”

    卓王孙一愣,“殿下,小民只是一个冶铁的商人,耍不来这等高雅玩意儿!”

    刘据道,“好!本宫第一道题目便以铁为题,诗辞歌赋均可。”

    郭梵:“……下官领旨!”

    他刚要走,刘据又补充道,“以一刻为时限!”

    “下官明白!”

    郭梵走了,王平低头沉思,卓少儿脸上更多的是疑惑。

    功夫不大,郭梵返回,手里空空, 刘据奇道, “郭大人, 没人做得出来吗?”

    郭梵略显尴尬,“学子们……不明白殿下意指何方,做不出来。请殿下再赐一题!”

    刘据大感失望,司马愚忽然道,“殿下,学生或可一试!”

    “好!”刘据眼睛一亮,“请赐教!”

    司马愚沉吟半晌,吟道,“泥下隐真金,

    百炼成坚针,

    所向皆披靡,

    烈火感其心。”

    一首小诗吟罢,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司马愚略显尴尬,解释道:“随便想的,请各位见谅。”

    即使是刘据对诗词不太懂的人都觉得他这首诗顶多算打油之列,谈不上什么文采,但也不能让他太难堪,抚掌道,“尚可!”

    卓少儿却撇嘴道, “什么呀!殿下太抬举他了。”接着转向独孤宏,“飞鹰,你整日与刀剑为伍,对铁应有格外见解,你来试试吧!”

    独孤宏一愣,忙道,“属下只是殿下身边护卫,不懂做诗。”

    卓少儿气道,“你就如此看我不起吗?不懂做诗?那首‘春来柳絮飞,秋去人不回’又是谁做的?”

    独孤宏老脸一红,侧头不语。

    刘据一直觉得这两个人不正常,此时更加断定他们之间有“故事”,笑道,“飞鹰,既然少儿小姐说了,你就随便吟两句吧。”

    独孤宏道:“属下遵命!”

    他想了想缓缓道,“利剑出深山,

    埋石自苦寒,

    若得精巧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