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11.这个楚王很精明
    楚国王宫。理政殿。

    楚王熊良夫正与令尹昭奚恤和大司马景舍商议国事。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中原国家的丞相,大司马相当于上将军。

    熊良夫头戴玉冠,身着黄色王袍,聚精会神听着身旁两位大臣的奏报。

    他是楚国改革君王楚悼王的儿子,楚肃王的弟弟。

    也是后世人所谓的楚国宣威盛世的缔造者之一。

    熊良夫从兄长手中接手的,是一个国力强大的国家。

    当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严厉的施行了废除世卿世禄的制度。

    打倒了楚国一大半的世族势力, 并建立了一支强兵。

    楚国的实力由此大大增强。

    熊良夫接手这片辽阔而强大的国家以后,每日勤勤恳恳,谨慎小心,将国家治理的是井井有条。

    虽然整体国力比魏国要差一点,但比起同时代其他国家来说,楚国是可以挺直腰杆说自己是当今第二的。

    此时,内侍大夫江乙拿着一封文书急匆匆的进了殿中。

    这位江乙, 便是历史上创造成语狐假虎威的那位。

    熊良夫从江乙手中接过那文书, 打开一看,不禁皱了皱眉:

    “这嬴渠梁给寡人出难题了,你们看看,我们该怎么办?”

    说完便将文书递给昭奚恤和景舍传看。

    昭奚恤首先看完的文书,沉思了一下,笑着说道:

    “大王,秦国一向和我们友好,与他们结盟对付魏国,这是好事啊。”

    熊良夫不急于决定,又将询问的眼神看向景舍:“大司马来说说。”

    景舍恭敬将文书递回楚王,一脸肃然的回答:

    “禀大王,魏国狼子野心, 到处讨伐别国,咱楚国也没少受到侵犯, 所以与秦国结盟,的确是好事。”

    熊良夫每次作出决定之前, 都要将所有亲信大臣的意见了解清楚。

    于是示意江乙坐下,然后问道:“江大夫已经看了吧,你以为如何?”

    江乙自认为与楚王关系良好, 于是在接到文书的时候,就已经先看了。

    此时不假思索道:“乙以为,还是先静观其变的好,暂时不用急于作出决定。”

    熊良夫听了一笑:“静观其变?怎么个静观其变法?”

    昭奚恤和景舍也是不明所以的望着江乙。

    他们知道江乙虽然年纪轻轻,但一向精明过人,所以才能被楚王任用为首席亲信,作为真正的令尹而掌握实权。

    他们想着这家伙肯定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见解。

    江乙迎着昭奚恤和景舍的目光,有一种优越感:

    “你们只是从本国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确,楚国与秦国联盟是对我们有利。

    两国实力加起来,也足以同魏国抗衡,也可以避免魏国打楚国的主意,甚至可以避免魏国派兵侵犯楚国,但是。”

    昭奚恤常常看不惯江乙的那种优越感,自以为得到楚王宠爱,睥睨众人的做派。

    于是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义正辞严道:

    “只要对我们楚国有利, 我们楚国便可以做,而且我们与秦国的关系一直很好,秦国从前还帮助我们复国,如今秦国因为处于困境,所以向我们请求结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