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十八章 新婚刺杀,李青梦中斩龙(中)
    李府,天符帝穿黑色衮服戴通天冠。

    如此正式庄重的穿着,只会出现在祭祀大典或重大节日。

    他满脸笑容坐在主位之上,一副老父亲看到女儿出嫁的喜悦表情。

    下方,李青和长宁公主并肩而立。

    长宁公主八尺身高,体态婀娜且修长,如今凤冠霞帔, 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极强。

    “吉时已到,新郎新娘拜堂!”

    经过一系列繁琐冗长的礼仪之后,终于来到最后一刻。

    在所有受邀人员的观礼见证之下,担任司礼的国子监祭酒孔嵬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

    李青和长宁公主牵扯红绸缎的一端,缓缓转身,敬拜天地。

    “二拜高堂!”

    两人回过身, 叩拜天符帝。

    李青吃百家饭长大, 那些被他视作长辈的村长等人, 不可能和天符帝坐在一起,受两人大拜之礼。

    所以高堂之上,唯有天符帝一人。

    天符帝看着一对新人呵呵直笑,此时似乎丝毫没有皇帝的威严,有的只是身为父亲的喜悦。

    “好,好。”

    不远处被李青特意命人接过来的李家村长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本来李青邀请了好些长辈前来盛京出席他的大婚。

    可村长认为自己等人都是泥腿子,去的人太多,反而会给李青丢人。

    于是仅仅带了两个能说会道的村民赶赴盛京。

    三人出发之前,全村人凑了些钱,特意为他们剪裁了一身自认为得体的衣服。

    他们一路上舍不得穿,直到今天大婚时才换上。

    “长青有出息了,真是光宗耀祖了。”

    村长浑浊的老眼,充满了激动和喜悦泪花。

    作为李青弟子的王琰、王薪, 被安排坐在村长身旁帮忙照拂一二。

    正在奋笔疾书将李青大婚事迹记录下来的王琰闻言,立马又加了一句。

    “夫子长辈喜极而泣,直呼光宗耀祖。”

    拜完天符帝,国子监祭酒孔嵬大喊着:

    “夫妻对拜!”

    李青和长宁公主缓缓转身, 看着彼此互拜下去。

    “礼成!”

    随着孔嵬的一声宣布,现场顿时传来了许多祝福的声音。

    天符帝哈哈大笑,起身道:“今日,朕最喜欢的女儿和朕最欣赏的年轻晚辈成婚。在座诸位,今日不分君臣,我等同饮,祝贺这对新人!”

    说罢,举起酒杯满饮而下。

    宴席上其余人等,也纷纷起身举杯庆贺。

    礼成之后,宴席开始。

    现场的气氛,充满了欢庆和喜悦。

    宴席当中,最前面的桌案上,太师闻人懋独自喝着闷酒。

    两天前外孙被李青所斩,两天后他却出席李青和外孙女的大婚。

    这让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坐在他对面的孔嵬,有心化解他和李青之间的矛盾。

    端起酒杯走过去开解道:“今日长宁大婚,你是她外祖父,怎么能喝闷酒?”

    “八皇子犯下诸多罪行,可谓是恶贯满盈。斩他之人, 并非长青, 而是国法!”

    “你好歹在战场上征战那么多年了,怎么连这都看不透?”

    闻人懋长长的叹息一声。

    军法无情, 国法更应如此。

    若八皇子在他军下犯下大错,他也会毫不留情斩杀。

    可道理谁都懂,真正能够做到释怀,哪有那么容易。

    “你放心,李青现在是长宁的驸马,老夫也不会把仇记在他头上。只是心中总为绩儿感到惋惜,他从小到大被宠坏了。”

    “落得腰斩下场,虽说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但究其根本原因……”

    闻人懋没有说下去,用余光瞥了一眼天符帝,端起酒杯又是一杯酒下肚。

    斩八皇子者国法,害八皇子者天符帝!

    这是他这几天以来,一直憋在心中的话,却不能对任何人说。

    有些事,知道了也要假装不知道。

    就在孔嵬开导闻人懋的时候,李青已经敬完天符帝,手持酒杯走了过来。

    “长青敬外祖父。”

    闻人懋见李青丝毫没有斩杀八皇子之后面对他的惧怕、胆怯。

    不由心中恼怒。

    但又看他双眼一片澄清,无比赤诚。

    也知他斩八皇子不为私利,也非寻仇,而是尽一名御史的责任。

    “嗯。”

    闻人懋举起酒杯,喝了李青这杯敬酒。

    “往后好好对待长宁。”

    一旁的孔嵬见此,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李青恪守道德,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提出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完善并延伸孔圣思想,将仁与义结合。

    此举大受孔嵬赞叹,让他对李青无比欣赏。

    不希望看到这个年轻人与当朝太师因八皇子的事情而发生冲突。

    敬完闻人懋之后,李青逐一敬酒,感谢所有受邀前来的宾客。

    若非他如今的体魄已经堪比六品修士,否则一轮轮挨个敬酒下来,便是酒量再好之人,也要喝得酩酊大醉。

    ……

    夜晚,朱九渊府上。

    书房。

    朱九渊手持一卷文稿,在烛火之下细细阅读。

    文稿上所记载之文字,正是当日李青在论剑大会上的《说剑》。

    “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民之剑。如此年纪,竟能直接洞悉治国之道。”

    朱九渊轻声呢喃,放下手中文稿,看向窗外的天色。

    “李青你的确是个大才,若能拜在老夫门下,完善先祖学说,那该多好?可惜,可惜,可惜……”

    朱九渊连叹三声可惜。

    一是不忍如此大才,就在今晚既有可能殒命刺客之手。

    二是可惜李青未能拜入朱家门下,否则先祖朱龁的学说当更进一步。

    朱家在七国的地位,极有可能与孔家媲美。

    三是可惜他自己,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学说之争,竟然变成了年轻时候最痛恨的奸佞之臣和迂腐大儒。

    与此同时,太保曹睦和门下省侍中宋珏,也在府上静静地等待着李青的消息。

    卫叔玉为了保存卫家血脉、为了保存族人,已经孤注一掷。

    今晚李青洞房花烛夜,便是卫家最好的刺杀时机。

    ……

    婚宴结束,群臣散去。

    李青送走宾客之后,来到婚房外面。

    看着房内摇曳的烛光,心中有喜悦,有忐忑,有期待。

    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结婚。

    深吸了一口气,李青推门而入。

    新房内,盖着头盖的长宁公主听到声响。

    心脏突然加速跳动,浑身不由自主紧绷了起来。

    “娘子。”

    李青坐在长宁公主身旁,轻轻喊了一声。

    “夫……夫君。”

    战场上杀伐果断所向披靡的长宁公主,此时紧张的连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二人对此事都没有任何经验,就那样坐着,屋内的气氛略显尴尬。

    良久之后,还是长宁公主开口提醒。

    “要不,你先开我的头盖?”

    闻言,李青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新娘的头盖,只能等新郎来先开。

    方才李青一直在心情琢磨各种方案,如何才能不尴尬,结果却忘了给长宁公主掀头盖。

    他连忙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喜秤,轻轻挑起长宁公主头上的大红头盖。

    掀起头盖之后,一张美丽的脸庞出现在李青面前。

    尽管李青早就和长宁公主相处过二十多天,但还是被她今天一袭凤冠霞帔且梳妆打扮过后的模样给惊艳到了。

    长宁公主见李青呆呆地看着自己,心中莫名一喜。

    第一次因他人欣赏自己的容貌而感到开心。

    李青如此青涩的模样,让她原本的娇羞和紧张,此时全部消散一空。

    “看够了没,没看够以后慢慢看。现在该喝交杯酒了。”

    李青尴尬一笑,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现在两人已经成婚了,看自己的妻子有什么好尴尬的?

    于是,说了一句自认为比较风趣的话。

    “娘子天生丽质难自弃,如今一身新娘装扮,更是美丽,宛若天上的仙女。”

    长宁公主听完,心中颇为受用。

    “没想到你这呆板木讷之人,竟能说出这番话来。”

    “不过还是一点都不风趣。”

    她说话时,李青已经拿了两杯米酒过来。

    两人的身体贴近,双手交错,喝着交杯酒。

    彼此之间,能够十分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的呼吸,闻到对方身上的味道。

    喝完交杯酒,便是合鬓。

    这个仪式完成,就是洞房了。

    长宁公主拿着剪刀,先后剪下自己和李青的一缕头发。

    小心地把两缕头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意味着接发同心,生死相依。

    随后就要用一张红纸包好,收藏起来。

    “娘子且慢。”

    在长宁公主不解的目光当中,李青取来文房四宝,在那包二人头发的红纸上写着:

    交丝结龙凤。

    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长宁公主一看,从这首诗中明白了李青的心意,心中感到甜蜜。

    待李青吹干墨迹之后,她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将两人缠绕在一起的头发包好。

    就在包好的那一瞬间,那二十个文字突然绽放出道道白色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