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八王之乱(一)
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齐献王之子)、长沙王司马乂(武帝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武帝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西晋当时作乱的不只是这八王,但《晋书》以这八人做传并合为一卷,所以史学家都称之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起初是杨、贾之争引起来的,但矛盾仅限于中央,后来赵王司马伦篡位自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三王起兵讨伐,于是战乱蔓延至四个藩国。西晋初期混乱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导致的,但快速酿成祸乱的责任应该归咎于八王之乱。
痴傻皇帝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上章有提到过,长的又丑又黑还特别善妒。史载她性格暴虐,曾经亲手杀了数人;有时用刀把砸怀有身孕的妃子,孩子随着刀把的撞击而流产。武帝听闻这件事十分生气想要废了她的太子妃之位。皇后、贾充、赵粲、杨珧都替她说好话,荀勖也下大力气帮助她,因此没有废除她。皇后数次严厉的告诫她,贾南风不知道皇后帮自己说过好话,因此对她怀恨于心。这些记载真实与否尚不得知,但是杨、贾不和确是事实。
武帝自从削平东吴后开始放松了对朝政的掌控,沉溺于酒色,宠信杨氏三兄弟杨骏、杨珧和杨济,于是三人权倾天下,时人谓之三杨。等到武帝病重时,杨骏把群臣阻拦在外,自己侍奉左右。趁这机会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等到武帝病稍微好点见到朝臣中有自己不认识的,于是让中书省下诏让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处理朝中事务。杨骏提前从中书省得知消息就把诏书藏了起来。过了一晚,皇帝病情加重,杨骏伙同中书监华廙,让何劭口述武帝遗旨做矫诏,让杨俊担任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这些都是位高权重之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