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的规化从东汉以来一直有发生,到了晋初尤为明显。晋胡杂居,治理十分麻烦,因此有很多人建议把胡人迁居他处。邓艾在曹魏末期就曾建议到羌人、胡人与自己本国的国民混居在一处,应该渐渐的把他们迁出去,使自己的民众居于国内。当时的有识之士皆已意识到,胡人、羌人趁战乱逐渐占据了国内人民的生存空间,长久之下必然产生矛盾,更有甚者说到百年之内当有战乱的危险。晋武帝时,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江统作《徙戎论》陈述夷狄之患。
下面我们讲下其中的一些内容,曹魏建立之初,还与蜀地分隔,,国内的夷狄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魏武帝令将军夏侯渊讨伐叛乱的氐人,后来在与刘备的汉中之战失败后放弃汉中,于是把这些氐人迁入秦地,想要把他们作为抵御蜀国的一道屏障,这是当时的权宜之计,只能使用一时,不能长久。不只是魏国这样干,蜀国也是这样做的,也把部分氐人迁移到蜀魏两国的边境让他们作为自己的一道防线。这个想法基于出发点考虑固然是好的,但是把本来居于一地的夷狄分散开来,胡汉杂居若干年之后必有大的灾难。在晋初弊害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夷狄的长相与汉人大不相同,就因为他们人少就把他们迁往塞内各地,士庶经常逗弄、侮辱他们,让他们对汉人的怨恨已深入骨髓,等到他们逐渐繁衍壮大后,那颗不安分的心也逐渐躁动起来了。他们贪婪强悍由于长久的欺压一有机会就会发生暴乱。他们被迁来塞内,由于没有边塞来阻隔他们,一旦有有才能的人把他们收拢起来就是祸害众生。这是必然的趋势,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如今之计,应该对他们施以兵威,把境内冯翊、北地、扶风的羌人、京兆的氐人迁移出塞内,让夷狄与晋人分隔开,虽然夷狄在塞外但是由于有关隘的阻挡,也能让朝廷有时间调集兵力剿灭他们。并州的胡人是匈奴人被分为五部,已多达万户,人数已多于西北的羌人、氐人,他们天性骁勇善战、习于弓马这一方面也比他们厉害。然后辽东的鲜卑部众也是逐渐内迁,关隘多数荒废,边境的武备也逐渐松懈,鲜卑与晋人混居于一处,一旦国内有动乱,上述的这些羌、氐、匈奴、鲜卑部众必趁机侵犯国家。
把夷狄迁入境内想法没错,用华夏的先进文化包容他们,最后同化他们,但是不宜操之过急。后来的前秦君主苻坚一统北方诸个胡人政权后也是把他们迁到自己的腹地,用以监管他们,后来肥水之战失败后,腹地的诸胡纷纷反叛复国,偌大的国家就此分裂。以当时来看徙戎是好的办法,可惜没有执政者能够真正把它放在心上并去执行它。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