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今天又想洗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39章 上游截断水源
    岑经、喜公公在夜梧郡呆了大半个月,在夜梧郡的每个地方都拍照打卡,才带着一堆的照片、手办启程回京。

    一路上,岑经、喜公公都陶醉在自己的盛世美颜中,直到踏入京城的地界,才想起来,自己是带着任务去夜梧郡的。

    “岑大人,皇上特意叮嘱,让我帮公主熟悉大婚流程。我好像,把这事给忘了。”

    “皇上让我督查指导陶融,似乎,我也忘了。”

    最后,喜公公和岑经达成共识,把夜梧郡往天上夸。

    喜公公沐浴更衣后,拖着一大堆的小玩意,进入了平章殿。

    “夜梧郡那边,情况如何?辞丫头何时回来?”

    “皇上,公主说了,等丰收后,带着亲自种的红薯回来看您。”

    说着说着,喜公公便拿出了纪辞送的拍立得,“皇上,这个是公主送给您的拍立得。只要按下这个按钮,皇上的小像马上就出来了。”

    辞帝有些灰暗浑浊的眸子,立马就多了几分神采,“此物确实奇特!”

    “公主说了,除了皇上,其他人想要拍照,必须去夜梧郡才行。”

    辞帝笑意盈盈,面色也红润了几分。

    “还有这些,是限量版梁山108好汉武器手办。第一套完整的手办,就在皇上手中。其他人,只能去夜梧郡,一次次抽卡集齐。”

    辞帝朗声大笑,“这辞丫头,还真是鬼点子多。”

    “对了,还有这瓶药,是靖宁郡主给皇上调的药,强身健体有奇效。”

    “半溪那丫头,也是有心了。”辞帝突然想到什么,“朕记得,她比辞丫头年长一岁,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小喜子,你看京中的青年才俊,谁是半溪丫头的良配。”

    “皇上,云大人似乎对靖宁郡主有意。”

    “倒是也般配。”

    辞帝对梁山好汉手办爱不释手,108个手办,轮流带着上朝。

    渐渐的,此物风靡开来。

    夜梧郡,成为天下人向往的地方。

    各地的达官贵人,都组团前往夜梧郡。

    夜梧郡的GDP,直线上涨。

    百姓们的钱包,慢慢地鼓了起来。

    这一日,纪辞的眼皮一直跳个不停。

    脑袋闪过一抹灵光,快步跑出帐篷,来到溪流旁边。

    果然,溪流干涸,溪床开裂。

    “昨日才下了雨,溪水怎么可能干涸!”

    纪辞想也不想,直奔公衙而去。

    公衙上下,没有一个人。

    纪辞转遍了夜梧郡,终于找到一个人。

    “公主,上游的济安郡,截断了溪流的水源。清水溪是夜梧郡唯一的溪流,他们把溪水堵住,咱们夜梧郡上下,都断了水,庄稼也要枯死了。陶大人知道情况后,带着乡亲们,去找济安郡郡守算账了。”

    什么?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陶融什么时候也学会了?

    纪辞一得知消息,不敢耽搁,装上了马车,便向济安郡赶去。

    来到济安郡的城门时,纪辞发现,外面零零散散的,站了好几个熟悉的人。

    “张大婶,你们怎么在这里?”

    此刻,不应该正在和别人干架吗?

    “陶大人说,截断水源的事,就是吴良那个天杀的的干的。现在,陶大人在和济南郡守谈判,让我们蹲守在各个出口,别让吴良又跑了。”

    “居然又是他!”

    “可不是嘛。我听说,这济安郡守的腰杆可硬了。陶大人和他谈判,只怕是不容易,公主赶紧去救场吧。”

    公衙的人虽然不认识纪辞,不过她有济安郡郡令。

    公衙上下,谁也不敢拦她。

    刚靠近书房,便听到了里边的谈话声。

    “你们夜梧郡有梁山圈钱,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都快赶上我们济安郡了。你们守着梁山,就能有源源不断的钱进来。如此一来,又岂有种田的必要。我们济安郡还缺水灌溉农田,这水给你们也是浪费。”

    纪辞是头一回听到这么不要脸的话。

    心里的怒火,蹭蹭的往上冒,当即就要推门闯进去。

    不过,这时陶融的声音突然响起。

    陶融不疾不徐地开口,一副气定神闲,“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百姓们凭借梁山,使钱包富余,确实不假。”

    “不过,大辞阶级分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且家族子弟不可参加科考。夜梧郡有七成之人,不废农耕。为的是,有朝一日,名题金榜,光耀门楣。”

    陶融又含笑望向吴良,“吴师爷兄长经商,一身才华,却无缘科考。想必,最有亲身体会。”

    济安郡守孙渡眯起了眼睛,“陶大人认识吴师爷?”

    吴良心不禁咯噔一跳,勉强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抢先一步开口,“陶大人说那么多,无非是想让济安郡开闸放水。不过,我们济安郡百姓都用水紧张,如何能顾得上你们夜梧郡。”

    “孙大人,你们济安郡的师爷,真是威风八面。郡守说话,师爷也能指手画脚。”

    孙渡斜睨了吴良一眼,“陶大人见笑了。不过,吴师爷所言极是,济安郡也缺水,不可能开闸放水。”

    “来公衙之前,陶某早已去过闸口。那边的水已经溢出,淹没了不少农田。济安郡缺水,恕陶某无法相信。”

    孙渡的语气十分坚决,“本官话已至此,绝无可能改变主意。若无他事,陶大人请回吧。”

    “陶某一介文人,勉强会些拳脚功夫。前些日子剿匪,土匪头子冥顽不灵,被陶某斩杀于剑下。若孙大人实在不肯让步,陶某也只能用点特殊手段了。”

    纪辞捂着唇轻笑。

    果然是陶融,总是轻描淡写地放狠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