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汉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84章 拓跋焘:备战!(2/2)
    “自王弘隐退后,谢晦便是如今刘宋世家之柱梁。如今居然是被刘义真从朝堂中挪了出来,当真奇怪。”

    崔浩虽然不像拓跋焘那样把刘义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但不代表他对于刘宋的情况就一无所知。

    “如今刘义真刚刚灭夏,国力疲弱。正是要休养生息、维持稳定的时候,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放谢晦去东海。”

    有那么一瞬间,崔浩都怀疑刘义真把谢晦丢到东海是来备战的。

    但显然,刘宋境内有太多更加合适的人,哪怕不把王镇恶、朱龄石、檀道济三人中的一个丢出来,也有大把的人能用。

    &a

    拓跋焘是个明白人。

    绝对不能让刘宋从之前的大战中缓过来。

    一个占据中原精华且目前看来异常好武的刘宋真的缓过劲来了,周边其他的小国……特别是奴役过汉人的胡人小国的末日也就差不多要来了。

    赫连勃勃估计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孤注一掷的想要去攻打汉中,逼刘义真放弃关中乃至北方。

    但很可惜,赫连勃勃不但自己功亏一篑,还将自己一辈子的基业拱手相让。

    如此,这巨大的压力就来到了拓跋焘这边。

    “上次刘宋在攻打胡夏时,耗费了北方不少的粮食。这几年河北的收成不好,若是要恢复过来至少也要五年。”

    “但如今刘宋既然开通了海运,就可以将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到河北来!以南方占城稻那般神奇的产量,不消两年便能补充北方的亏损!”

    “所以,我大魏的时机……就在这两年!”

    海运除了能从海面上对北魏主要的产粮地进行打击外,还有那恐怖的运输能力。

    特别是占城稻的威名拓跋焘也听过。

    有这种划时代的作物支撑,每多熬一天,北魏的胜算就会少一分。

    拓跋焘,已经是等不及了!

    “战争……”

    崔浩闭上眼睛。

    北魏与刘宋终有一战,这是几年前他去刘宋大营求和的时候便知道的。

    这么些年来,他都在助力北魏富国强兵,并且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但可惜……

    南面的刘义真比他想的要谨慎。

    和赫连勃勃作战的过程中,宁愿带着几百几千人孤零零的去支援汉中,也没有调动河北、晋阳的大军,甚至还把中原的军队调往洛阳反将北魏一军。

    有这么谨慎的对手,想等着对方在战略大方向上失手的希望显然已经不大。

    而再等下去……那正如拓跋焘所言,北魏的胜算会越来越小。

    “陛下,是时候了。”

    北魏,等不起了。

    “但是有些布置还是要做的。”

    拓跋焘眼睛一亮:“相父所说的布置是?”

    “臣需要一个人前往长安,搅动长安的风云。不说能把刘宋搅乱,至少也要耽搁刘义真一段时间,给我军创造先手的机会。”

    拓跋焘又陷入纠结:“这样的人……我大魏境内有吗?”

    “自然。”

    崔浩向拓跋焘推荐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平棘县子,李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