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汉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65章 《千字文》
    “督学使者,顾名思义。朕是要让你去督促士子们读书,还有...盯着些各地的书院。刘义真此时正在两仪殿交代巢尚之前往两地工作。

    “寒门子弟读书,远不是开个书院,发个教材就行。”

    读书成本是一会事,但愿不愿意读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哪怕再过两千年,有些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读完书,而是希望其尽快的变成劳动力更何况是现在?

    只有让那些父母知道,他们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浅薄的,是糟蹋孩子的,才有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孩子送来读书,从而让寒门与世家的力量逆转。

    这其中,又有什么比巢尚之这名状元带来的诱惑更大呢?

    “这次你去河北还有河南当督学使者,必然要乘金车、着红袍、戴玉佩。同时朕也会让锦衣卫通知各州县的长官为你洗风接尘。”

    还是那句话。

    刘义真是俗人,长安的百姓是俗人,关外的百姓更是俗人!

    钱财和权势,永远都是最好的榜样。

    苏秦被秦王赶出秦国,后来佩戴六国相印的故事激励了几代读书人?现在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关外,刘义真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巢尚之稍稍咽了口唾沫:“陛下,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不过!”

    这种宣传怎么夸张都不为过

    要不是如今刘宋的国策是休养生息,刘义真都想亲自带着巢尚之出去转几圈,把巢尚之的逼格加持的满满的。

    “放心,天下士子见卿,怕是都会以卿为榜样,发愤读书。”

    此外

    “这篇文章你可拿去作为孩童启蒙之物。”

    巢尚之打开后,发现竟然是一篇韵律齐整的千字骈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刘义真交给巢尚之的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千字文》。

    最早的千字文是由三国时期钟繇编篡的,只不过此文在西晋战火当中毁于一旦,后世已经没有踪迹。

    东晋王羲之也编过一部千字文,不过王羲之书法虽然是顶级,诗文却差了些,所编篡的千字文质量不佳,并没有流传开来,早早被摒弃。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这篇后世流传的千字文是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育子辈,而下令让当朝才子周兴嗣所作的文章。

    通篇一千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平日里读书所用的字词也基本都被包含在其中,可谓是启蒙神器。

    刘义真不是没有想过《三字经》这个比《千字文》更好用的启蒙读物,只是一写到“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的时候刘义真便放弃了。

    他要的是启蒙读物,又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推背图》

    何况《千字文》的文风更加偏向于道教玄学,比之充满儒家教义的《三字经》要更受士子欢迎。再加上有骈文文体的加持,在这个时代,《千字文》明显要胜过《三字经》不止一筹。更好不意味着更适合,这玩意在刘义真很早的时候便知道了。

    巢尚之翻看着这篇《千字文》,对刘义真的钦佩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谁都知道天子一篇《彭泽游记》压的天下士子抬不起头,只不过没想到天子还有这种用骈文编篡启蒙读物的本事。

    这种上马能伐敌,下马能治国,平时还能写写文章的皇帝从哪找?

    “朕会派几名御史和锦衣卫和你随行,剩下的。便全靠你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