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心灵的抉择,华夏的胜利
    “哈哈哈,老钟是有点惨!”

    “没办法……咱们懂,老外不懂啊,哪知道这忽然出来个拎斧子的是什么路数。”

    “这也不能怪人家!就算懂又如何?钟子期的确是不懂音乐,只是会欣赏而已!”

    “会欣赏可也是很重要的呀!大学都有音乐欣赏的课程呢!能听懂,很了不起好不好?”

    “那也……没有别人那么有吸引力!”

    “算了,就把钟子期和俞伯牙视作一个整体就好了,俞伯牙收的徒弟,就跟钟子期的徒弟一样!”

    “诶?还真有孩子过去呀!”

    “这……卧槽!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是张明这小子!”

    “哈!这孩子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这是又要搞什么事情?最开始那首《咏猪》,实在是有点下饭!但猪肉下饭倒也合理,何况跟他对比的还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

    “但后来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啊!”

    “拿个橘子去为难苏学士……真想得出来!”

    “昨天,张明的那毛笔字写得……一言难尽,还不如江湖体呢!”

    “好像之前有人自称是张明的同班同学,爆料说这孩子平时成绩就很不怎么样,还经常逃学……”

    “与学习沾边的事情,看来他都是不大感兴趣的了!”

    “这回,又标新立异!”

    “人家跟着嵇康学琴,跟着高渐离学筑。你……跟着钟子期,真能学会欣赏高山流水,也就罢了!就怕……他是看上了那锋利的斧头啊!”

    议论声中,众孩子已经选定了各自的老师。

    镜头掠过,那一张张各自表情的稚嫩脸庞,被特写表现得格外清晰。

    有的雀跃欢喜,有的犹豫不定,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迫不及待……

    张明作为唯一的华夏人,不管这几天表现怎么样,终归是会得到最大的关注,毕竟这是在华夏的活动,主题也是为了弘扬华夏文化。

    张明的表情?

    众人微微一愣,有些没看明白。

    他只是个九岁的孩子。

    但是镜头却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张明微微扬起的小脸上,那一点同情和心疼。

    他,居然是在心疼别人?

    要知道,这几天,因为张明的表现不佳,很难符合亿万观众对于自己华夏唯一代表的那种高高的期待,很多人都心疼这个珍贵的名额,甚至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言之凿凿,说就算让自家的孩子去,表现也一定要强过这个不着调的小子!

    然而现在,他是在心疼别人?

    谁?

    循着张明的目光,不难找到答案。

    那个人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

    就算孩子们已经各自选定了老师,但钟子期还是跟俞伯牙站在一起,这份友情真的是穿梭历史长河,也没人能够分拆得开。

    张明看着他,目光澄澈坚定,并没有像很多小伙伴那样犹犹豫豫,选了琴又舍不得箫。

    于是,众人明白了!

    孩子的心思,总是没那么难猜。

    他……居然只是因为这个年岁不轻的大叔,好像并不会演奏音乐,因此被所有人嫌弃,所以,也不管能学到个啥,就毅然选择了他,选择了这个樵夫打扮的钟子期。

    大叔没人选,大叔很可怜。

    我来凑个数,总不能让大叔太孤单!

    可能这就是张明当时想到的,最简单最朴素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