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百章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是张载说的。

    然而似乎画面中的这个看起来政治上十分幼稚的苏轼,却更好地用行动践行着这四句话。

    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在当时的苏轼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啊!

    他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对当时把控朝政的旧党不加理会,那凭借他的才华和名气,就已经能保住位置,甚至更能擢升!

    可是在苏轼心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新党、旧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曾经因为一个数据的错误,连续上书,最终避免了一次劳民伤财的举措。

    心怀百姓!

    一万个官员中,只怕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会喊出这句口号,有的甚至反复喊,一直喊到被处决的前一天……

    但是在宦海沉浮,在尔虞我诈,在刀光剑影的一生当中,将自身完全置之度外,始终能记得这四个字的,从古到今,能有几个人?

    这样的人,只用一句“幼稚”来形容,哪怕真的没说错,但又何其残忍和讽刺……

    国士无双!实至名归!

    很多人都知道,从这次再次被驱逐之后,苏轼不见容于新旧两党,历任杭州、扬州、定州的知州,所到之处,至今百姓不忘其名!

    倘若不是对苏轼由衷爱戴,岂会有苏堤、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这一系列的名字流传到一千年后的世界?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苏轼当然不知道这首诗,但他到底是贤能还是愚蠢,是幼稚还是成熟,是成功还是失败……

    或许……天地之间的那杆秤,永远公平。

    秤砣,是老百姓。

    喧闹的弹幕,渐渐平息。

    透过弹幕的安静,眼前甚至可以浮现出千家万户中,不论男女老少,纷纷在屏幕前安静沉默,若有所思的模样。

    苏轼,幼稚吗?

    可以黑?

    傻的?

    不懂得先退后进的策略?

    拜托你!买个镜子……

    我这里是配钥匙的,请问您配吗?

    二十一岁应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天下!

    三年京察,被誉为“百年第一”!

    他真的只是一个诗人,一个吃货么?

    还是说……他其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如果说最初怒怼王安石,还可以归于年少轻狂的话。

    那么后来旧党重用他,这时候就算是一个真的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苏轼选了一条作死的道路……这叫政治上的幼稚?

    看不懂,乱来一通,叫幼稚,比如狄青。

    看懂了,依然执着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叫……坚持!

    比如苏轼!

    越来越多的观众,将目光时不时地掠向屏幕左上方。

    那里,十个字,从一开播就放在那里。

    然而此时此刻,收拾行囊准备再次离京的苏轼,在小小的院落里,正仰望着星空月夜。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苏轼的坚持。

    如刘邦那般,不择手段,历经挫折依然像打不倒的小强一样站起来,叫坚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