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十五章 夫子抑郁了……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万人合声,响彻夜空,如梵音禅唱!

    已是七十二岁高龄的孔子,早已经泪流满面。

    在身边弟子的搀扶下,孔子神色庄重,竟是向张凡拱手躬身,拜了一拜。

    张凡微笑,亦是用同样的姿态回礼。

    这一拜,让很多人立刻想到了当年张凡在奉天殿中,与明太祖朱元璋那一拜之际,便斑驳了二十五年的岁月。

    当两人同时直起身子的时候,先前有些古怪的气氛,已经是荡然无存。

    此人,真的来自两千五百年后!

    孔子亲眼目睹了白昼变黑夜,夜空中繁星明月交相辉映,更有后世万千儒生虚影现身……

    这些异象,毫无疑问,全都是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

    神灵临凡一般的手段!

    所以,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

    孔夫子沟壑纵横的脸上,忽然泛起笑容,道:“张凡小友,既然后世奉我为万世之师,你自认也是我的学生,却为何受我一拜?”

    哈!

    张凡也笑了!

    这一句问话,便足可以说明,七十二岁的孔子,已经真的通透。

    便如他自己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中有疑惑,便立刻宣之于口,这正是因为夫子已经完全不计较这些表面的东西,方能如此坦荡。

    后世传闻,孔子恪守古板礼法,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壁垒森严。

    可是,从眼前的这个小小缩影,便知真实的孔子,或许并非如此。

    毕竟是隔了两千五百年啊!

    有多少事情以讹传讹,早就不是最初的模样?

    比如说,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但后世一度只记住前四个字,导致整个意思完全被曲解。

    比如说,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被当做是孔子歧视女性的典型范例,然而在孔子生活的当代,“女子”,并不是指女性……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张凡笑着回答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哦?

    孔子眼前一亮,不禁连连点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说得好啊!

    “这是何人所说?”

    孔子觉得这话说到了自己心坎里,把他心中某些模糊的想法说得无比清晰,块垒顿消。

    “唐代,韩愈。”

    张凡回道:“虽非孔门弟子,但亦是儒家传人!”

    好好好!

    孔子更加喜悦。

    看来,这个张凡并没有故意蒙骗自己,后世的儒家,的确源远流长,拥有无数贤人学者,思想的光辉辉映万世。

    自己的学问有了传承,自己的思想没有消亡!

    此生,无憾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代……

    孔子忽然把握到一个关键词,神情略见紧张。

    但他还是没什么犹豫,直接就问道:“张凡小友,如今这天下混乱,纷争不休,何时是一个尽头?你所说的……唐代,是什么时候?”

    哈!

    那可有点远了……

    张凡略一计算,道:“从现在算,二百五十八年后,天下归于一统。”

    “是……谁赢了?”

    孔子五十五岁开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不遗余力地推行他的思想他的治国之道,虽然处处碰壁,却不改其志。

    尤其是现在听张凡说到,后世两千多年,终于认可了自己的道理,并有无数后人为其发扬光大。

    那么……结束如今天下乱象的,会是哪个国家?

    是唯一对自己还算恭敬,并以“大司寇”的职位赋予自己的鲁国么?

    “是秦。”

    张凡道:“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华夏历史上第一个郡县制中央统一政权,自称为秦始皇。”

    啊!

    孔子脸色顿时一变。

    竟然是秦?

    他知道秦这个地方,不过他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虽然经过,却并没进入。

    因为孔子周游,为的是推行自己的思想。而当时的秦国地理位置,乃是西北和戎狄杂居。

    孔子把华夏正统看得极重,有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思想,所以孔子并没有去到秦国。

    那么……

    毕竟又是两百多年后,孔子对未来一无所知,全靠张凡解答疑惑。

    张凡自然知道他要问什么,摇头道:“一百二十三年后,秦朝商鞅实行变法,以法家理念治理国家,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很快就令秦国实力大增,为未来统一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啊!这……

    孔子再次失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