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2004年开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27章 工业机器人(2/2)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国外在上個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

    随着发达国家人工成本不断的提升,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如果,发达工业国家不将工业进行转移,那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该比起现在更加先进才对。

    可在资本的控制下,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工业全部给转移出去。

    现在华国也将面临人工成本问题。

    人工成本升高,对于企业来讲,选择并不多。

    一个就是搬到人工成本低的地方去建厂生产。

    华国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面,就是在不断的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并且直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

    让工厂从国内搬到东南亚去?

    这对于华国来讲,实属不能够接受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只有一条路可走:进行产业升级,依靠技术的提升来降低生产成本。

    研发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

    机器取代人,这是一个大趋势。

    工业机器人必然将会在人类工业生产当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何杨看到了,也为此做了!

    只是,这条路比起想象之中要更加的艰难。

    依科工业缺乏资金的支持,何杨为了拉到足够的资金来,可谓是求爷爷告奶奶。

    简直就是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可以和恒通科技接触上一下看看。要是他们给的价格合适,我也觉得倒是可以。”

    本来都以为依科工业要完蛋了呢,想不到居然还能够迎来峰回路转。

    这样的话,将投的钱能够拿回来之外,还可以赚上一笔。

    如此,倒是令人相当满意。

    恒通科技和依科工业的谈判进行得倒是相当顺利,除了何杨保留了股份之外,其他股东完全的没有做任何的保留。

    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确看起来挺有前景的,可前景是前景,等市场彻底的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看现在的样子,这市场培育就不是几年时间能够完成的。

    另外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欧美和霓虹国的实力极其强劲,依科工业在和他们的竞争当中,到底行不行?

    即使能够占据一些低端市场,可不顶事啊!

    都知道的,做低端市场,单品利润极其的稀薄。

    而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小,现在国内一年就卖上几亿。

    依科工业倒是有好些家用户,卖出去了一些产品,可算下来赚钱了吗?

    反正对依科工业的发展,信心不足。

    所以,依科工业的其他股东,纷纷的套现离场。

    对此,恒通科技自然是乐于见到。

    最终恒通科技以一亿四千万的价格,收购了依科工业百分之八十五的股份。

    另外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何杨持有百分之六,剩余百分之九的股份由研发人员持有。

    恒通科技完成对依科工业的收购之后,就是增资两个亿作为依科工业的研发资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