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太稳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卷第一百零六章妄(三)(2/2)
    我明白了。

    青竹的剑身拥有的非凡弹性,而高手通过内力聚集在剑身,内力越强,操控越精细,就越容易控制这种弹性的强弱,所以造成了青竹可刚可柔的神妙。

    宋天行在一瞬间,让作为十大名剑的青竹最大的发挥出自身弹性,将剑身卷缩到一个极致,然后又在剑柄上缠上了西域天蚕丝。

    最后他再利用陡然半旋的推掌手法,将剑弹射出去,配合上几乎没有重量,却又坚韧无比的天蚕丝将剑和自身相连,即使剑离开了手,还是可以源源不断的运上天阶内力,不断的给剑身加速。

    他的这种‘箭法’比起暗楼的黑唐重弓又或者金万阁金杀连弩,要强上数倍不止,难怪快到连自己一时间都来不及反应。

    呼!

    耳边听到了好似野兽的喘息声。

    不。

    那喘息声的主人,可比野兽要可怕的多。

    黑山虎再度欺身杀来!

    张三回过头去,立刻明白,黑山虎一定是在宋天行出剑之前,就全力朝着自己奔袭而来。

    他和宋天行有配合?

    不。

    一个暗楼,一个黑天门,哪里来的配合。

    黑山虎未必知道宋天行要做什么,但他对猎杀有一种天生的直觉,和丛林猛兽相比只强不弱。

    他的战法里技巧,思考肯定也有一些,毕竟他终究是人类,但技巧和思考这种偏理性的东西占比肯定很少,占比最多的,其实还是他自己类似野兽的本能和直觉。

    想必他不是看到,而是‘嗅到’战机,所以提前出手了!

    这是一种和张三完全相反的战法。

    但哪一种战法才是最强?只能说没有最强的战法,只有最强的人。

    而谁是最强的人?

    答案。

    活下来的人。

    刀由上而下,斩落。

    手臂高高抬起,相迎。

    一瞬间,黑刀与手臂之间爆出惊人火光!

    然而身后,宋天行的袖中剑再度猛然刺来!

    铛!

    青竹轻易的穿过罡气层,在张三的背后留下了一个红点,却最终仍然不能破铁布衫一分。

    可是。

    宋天行猖狂一笑:“你的硬气功堪称天下第一,但我之前说过了,再厉害的气功,也是需要内力来用的,一对二,就算我找不到气门要害,但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张三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随着宋天行收剑,他选择主动和黑山虎继续交手!

    还不是时候····

    现在直接逃的话,会引起他们怀疑,一对二虽然是劣势,但我现在需要劣势,一是可以摸清楚他们的招数,给小夜刀铺路,二是可以降低他们的警戒心,引他们自己走进死路。

    他们还没找到气门,没有致命威胁。

    还能打!

    我还有胜算!

    一对二,眨眼陷入劣势的张三正在苦苦坚持,正面应对黑山虎的猛击,背后是宋天行时不时的偷袭。

    就这样过了半柱香,又是二十多招过去。

    黑刀从夜空以千钧之力下,张三挥动玄铁匕首相挡,一时刚猛的劲气再度以二人为中心,溢散开去。

    正与黑山虎相持时,张三耳间稍动,忽然一泄力,借着黑山虎的刀势,身子猛的低垂,而后一个难看的打滚·····

    从身后施展黑蝶舞,持着青竹剑杀来的宋天行顿时扑了个空,而且剑势还差点触及到黑山虎。

    黑山虎眉头一皱,手中名刀一抬,对方的剑进入到自己的刀势范围的瞬间,他出于几乎和野兽无异的本能和领地意识,当场就想劈宋天行一刀。

    好在他忍住了。

    宋天行似乎知道黑山虎像野兽一样本能,进入他的刀势范围,相当于入侵了他的领地,因此他立刻翻身后撤。

    黑山虎和宋天行彼此退开,但没有离得很远,似乎默认了暂时的连横关系。

    但又没有离得很近,皆有防备之心。

    至于张三则是在二十多招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奋力找到战局的一线破绽,轻功一展,立刻往着树林奔去,并一边感叹·····

    这二人不愧是宗师。

    不管是宋天行将自身剑法和手中兵器完美结合,甚至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一些连张三都想不到的特别技巧。

    还是黑山虎将刀法融会贯通,配合上他天生的野性,几乎将本应该是身外之物的刀,变成了他天生所有的‘爪’一般自在如意。

    无疑。

    宗师之强,果然不是黑山客,徐国,流狐等小天阶能比的。

    地阶与天阶,看似只是区区的一步之遥,但自武学诞生以来,这区区的一步之遥,却阻断了多少武学奇才的宗师梦?

    张三明白。

    如果是一对一,小夜刀这张底牌也还没出,取胜大有可为。

    一对二。

    一把小夜刀当然厉害,但最保险的打法,只能是将他们往树林里引。

    什么叫最稳?

    自己还活着,而敌人都死了。

    这就叫最稳。

    在意用什么手段?那只是毫无意义的愚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