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贫道不想封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火龙标之威!
    “黄巾力士,把黄家父子移出大道来。”

    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见闻仲果然退兵了,命黄巾力士把混元幡将人移出大道。

    却是不打算现身相见。

    若问为何不见。

    原因很简单,此番虽是救命之恩,却到底仙凡有别。

    且他个人来说也是不愿意与凡尘俗世有过多牵扯,不想被拉扯进那些因果里。

    毕竟自己一脉纵与黄氏有些渊源,可于自己却是没有多大干戈的, 所以还是不见的为干净。

    且说黄家父子兄弟被混元幡移出。

    如醉方醒,如梦方觉。

    一个个马上揉眉擦眼。

    等到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

    “嘶!”

    “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方才恍惚作了一场梦,怎的梦醒了追兵竟也不见了?还是说追兵才是梦?”

    “……”

    众人惊异不已。

    甚至怀疑起了人生。

    黄明为了人心不散,给此次事件定性道:“此乃吉人自有天相也。”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

    而黄飞虎则忙向众弟兄道:“方才人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我等乘此时速行, 过临潼关方好。”

    众将听令。

    速速策马前行。

    谁知来至临潼关。

    便见一枝人马扎住团营, 阻住去路。

    只听得炮声响处,呐喊摇旗。

    临潼关总兵张凤全妆甲胄,八扎九吞。

    只见:

    凤翅盔,黄金重!柳叶甲挂红袍控!

    束腰八宝紫金厢,绒绳双叩梅花镜!

    打将钢鞭如豹尾,百炼锤起寒云迸!

    斩将刀举似秋霜,马走临崖当取胜!

    大红幡上树威名,好威风!

    ……

    彼时张凤早已听报,黄飞虎领众至关前。

    遂上马至军前,大呼道:“黄飞虎出来答话!”

    武成王乘神牛至营前,欠身,口称:“老叔:小侄乃是难臣,不能全礼。”

    张凤深深看了他一眼,道:“黄飞虎,你父与我乃是一拜之交,你更是大王之股肱,况是国戚,为何造反,辱没宗祖?”

    又说:“今汝父任总帅大权, 汝更是居于王位,岂可为一妇人而有负君德?”

    张凤与黄飞虎之父确为故旧。

    亦是真心为黄飞虎而感到惋惜。

    在他看来,黄飞虎未来前程可谓是大有可为,而如今反叛,却是沦为逆贼,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是以他深表惋惜:“你今日反叛,如鼠投陷阱,无有升腾,即老拙闻知,亦替你惭愧无地……真是可惜!”

    又规劝说道:“你若听我老拙之言,当早下坐骑受缚,解送朝歌,百司有本,当殿与你分个清浊,辨其罪戾。”

    “庶几大王姑念国戚,将往日功劳,赎今日之罪, 如此可保全一家生命……如迷而不悟,则悔之晚矣!”

    要说这番话也没啥毛病。

    但前提是要遇上太平盛世, 贤明君主。

    而如今朝歌大王又岂是良主?

    黄飞虎虽说如今还念及一番曾经的君臣之谊, 但亦是已经被纣王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心。

    况如今走到这一步,他也没有什么回头路可言了。

    ——只要今日退了这一步,那自家这一家老小性命迟早要无……

    是以黄飞虎只是摇摇头道:“老叔在上,小侄为人,老叔是尽知的……”

    “纣王荒淫酒色,听奸退贤,颠倒朝政,人民思乱久矣。况君欺臣妻,逆礼悖伦,杀妻灭义……”

    “想我黄飞虎兵平东海,立大功二百余场,定天下,安社稷,沥胆披肝,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

    “而当今天下太平,大王全然不念功臣,反行不道,而欲使臣下倾心难矣……”

    “望老叔开天地之心,发慈悲之德,放小侄出关,投其明主。久后结草衔环,补报不迟。不识尊叔意下何如?”

    说完,黄飞虎有些期待地看向张凤。

    其实若只他一人,他倒宁愿是即刻死了。

    可惜……

    他的身后还有他的孩子。

    还有那些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

    “好逆贼!”

    张凤闻言大怒:“你敢出此污蔑之言,欺吾老迈!”说着,手起一刀砍来。

    黄飞虎并不想与他争斗,只将手中枪架住,道:“老叔息怒。我与老叔皆是一样臣子,倘老叔被屈,必定也投他处,总是一般。”

    “从来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国。’礼之当然。老叔何苦认真,不行方便?”

    张凤不依不饶,又是大喝:“好反贼!焉敢巧舌!”又一刀劈来。

    这下黄飞虎也怒了。

    ——我好言相劝,甚至伏低做小,只消你放我过关,而且我也承诺日后我发达了必有所报,你何苦要这般难为我?

    既然道理讲不通,那我也只好将暴力了。

    于是纵骑挺枪。

    与张凤战三十余个回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