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853章 空城计(2/2)
    顾雍连忙答道:

    “禀大都督,豫章城内的一应武器装备已经全部下发到将士们的手中,军饷钱粮皆已封存入库,由专人负责看守。”

    徐盛在另一侧说道:

    “豫章境内的将士分成十余批先后来到了长沙,我军的总兵力并没有出现损失,加上长沙驻军的话,反而还增长了两万人。”

    陈武接口说道:

    “这两万人中有八千正规军,其余的都是地方驻军,从三日前,他们便已经加紧了训练。”

    地方军和正规军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也是一股力量。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在今后的战斗中,他们理应是能发挥一些作用的。

    鲁肃点了点头。

    目光转向了朱治:

    “桂阳那边的情况如何?

    主公可曾做好了准备?”

    朱治笑道:

    “主公并无责备大都督的意思,反而派人送来了口信,主公已经在桂阳集结了五万大军,只等大都督这边一动,主公便会派兵而出,直袭魏军身后的方向。”

    听到朱治的回答。

    鲁肃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自从退出江东之后。

    孙权就把大本营安札在了桂阳。

    而桂阳前面唯一的屏障就是豫章郡。

    所以孙权才会下了死命令要死守豫章。

    鲁肃自作主张率主力军退出了豫章。

    就等于是主动放弃了桂阳唯一的屏障。

    让孙权毫无保留的暴露在了曹操的面前。

    这对孙权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好在战略眼光不怎么强的孙权在用人方面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他坚信鲁肃做出的决定一定会是正确的。

    因此在收到鲁肃消息的那一刻。

    孙权便做出了战斗的准备。

    按照鲁肃的作战计划。

    主动让出豫章郡并不是放弃防守。

    而是诱敌深入!

    在豫章。

    江东主力军只能当面锣、对面鼓的和魏军展开陆地上的战斗。

    这样的战斗方式是江东军的软肋。

    而引兵退回长沙之后。

    战斗的格局就会发生新的变化。

    鲁肃率军在北,驻扎在长沙。

    孙权统军在南,以桂阳为战线前沿。

    两部江东军就会像是一对拳头一样。

    一左一右的威胁着魏军。

    曹操若想排除这份威胁。

    就必须要分兵进行南北两路的对抗。

    分兵就意味着曹操无法再把所有的力量汇聚到一个点上。

    继续以优势兵力保持以点破面的压制性打法了。

    鲁肃的这个举动。

    除了让江东军占据了绝对的地利优势之外。

    同时也能分散魏军的兵力。

    还能对魏军形成来自两个方面的袭扰。

    让曹操不得不分心二用。

    岂不是比死守豫章强的多了?

    直到这个时候。

    江东的文武众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大都督制定的作战计划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谁说文人就不能成为优秀统帅的?

    看看我们的大都督!

    丝毫不比魏军主将曹仁、夏侯惇那样成名多年的世之名将逊色!

    甚至大局观还要更强一些!

    鲁肃主动放弃豫章退守长沙的又一个隐形好处瞬间就突显了出来。

    原本低落的士气开始了迅速回升!

    因为鲁肃的一系列决断。

    让江东军上上下下又重新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