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30章 淮南新变化(2/2)
    身旁两侧分列二十多个文武官员。

    文臣这边以张纮、张昭、鲁肃三人为首。

    武将那边则是黄盖、朱治等人领衔。

    孙权并未跟随前来。

    而是留在了吴郡。

    由诸葛瑾、周泰等人辅佐他镇守江东。

    自从孙坚死去、孙尚香意外的嫁给杨锋这两件事之后。

    孙策便和孙权达成了共识。

    不管发生什么事请。

    永远是孙策带兵出征。

    孙权镇守后方。

    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另外一人也好及时做出弥补。

    孙家现在青黄不接。

    能主事的就他们两个人了。

    两人总要留一个。

    把孙家的基业传承下去。

    若是两人一起出征遭遇不测。

    孙家可就真的完了!

    “诸位,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孙策率先开了口。

    从他略带兴奋的语气和脸上的表情。

    众人就知道孙策早已按捺不住想要和袁术动手了!

    正如之前鲁肃等人谋算那样。

    过去十几天的时间内。

    曹操率领大军一路攻城略地。

    在淮南北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接连拿下了七、八座县城。

    兵锋几乎都要怼到寿春城下去了。

    袁术军中因此而人心浮动。

    人人都想尽快赶回寿春去。

    可孙策的兵马始终在旁虎视眈眈。

    袁术想撤也不敢撤啊!

    干着急!

    这个时候主动权就到了孙策的手上。

    于是便有了刚才那一幕。

    老成持重的张昭站出来说道:

    “主公,如今袁术急于回到寿春,而我军的兵力不足袁军的一半,甚至只有袁军的三分之一,不如就此放任袁术离去,对外就说我军已经尽力了,但却未能拦住他即可。”

    张昭是典型的内政型人才。

    思考问题的角度永远是从内部的大局出发。

    在他的意识中只要江东好好地安然无事。

    那就比什么都重要。

    与其和袁术碰个头破血流。

    倒不如效仿刘备。

    带着个征讨叛逆的美名回江东去得了。

    反正江东军只有三万。

    拦不住袁术的八万大军也不丢人。

    反倒是如果与袁术死磕到底。

    这三万江东子弟兵还能不能活着回去倒成了个问题。

    孙策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自然知道张昭的性格。

    说好听点是老成持重。

    说直白点就是个安于现状。

    从来不肯做一星半点稍微有一丢丢风险的事情。

    让他主张打仗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是偏偏孙家基业的建立离不开“江东二张”的辅佐。

    张纮、张昭两兄弟先后侍奉孙坚、孙策父子。

    在稳定江东大局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这一点是永远也无法抹杀的。

    孙策绝不能公然否定张昭的意见。

    以免令跟随孙家两代的人们寒了心。

    “其他人呢?

    还有什么意见吗?”

    孙策的目光从张昭的身上移开。

    看向了锐意进取的鲁肃等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孙策的手下众人逐渐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便是以江东二张为首的老成派。

    也就是所谓的鸽派。

    鸽派以江东氏族出身的文臣居多。

    他们主张稳定有序的发展。

    认为目前阶段坐稳江东就可以了。

    向外扩张的事情大可日后慢慢再研究。

    另一派则是朝气蓬勃的主战派。

    他们主张在乱世之中寻找出击的机会。

    把江东基业做大做强!

    这一派便是鹰派。

    领头的就是鲁肃以及一众武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