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状元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14章 商人本色(2/2)

    毕竟千百年下来,关于四书五经的注释版本已经足够多,只需人到位,那他就可以指定一个比较合适的版本为蓝本,让人把它给抄出来,然后稍加修改即可。

    反正最终的定稿有他来把关。

    当然,还有些细节也是得稍稍商量一下的,比如说哪本书采用哪个版本较为合适,一本书的编撰得安排多少人较合适,彼此间又如何来沟通,进度如何安排之类的。

    秉着尊重两位副总编的原则,郑经还是跟骆斐和张籍细细沟通了一番。

    “浪之,你的新型造纸术确定可行?真能把纸张的成本给大幅度降下来?”

    沟通完毕之后,骆斐又很自然地提起了他更为关心的问题。

    这教材编撰出来之后,国子监能不能通过它来挣银子,关键还是得看郑经的新型造纸术,要是纸张的成本没法降下来的话,一切都白搭。

    “放心吧,顶多再过半个月,我的第一批纸就能造出来了,到时你就知道了。”

    郑经即刻又给他吃起了定心丸。

    很自然地,还不放心的骆斐又细细询问起了他的造纸进度来,而郑经也稍稍给他解说了一番。

    “骆大人,你就放心吧,不管是你的教材,还是留之兄的道藏,我的造纸工坊都能保质保量保价供应足够的纸张出来。”

    最终,他再一次给骆斐给吃起了定心丸。

    其实最急着等纸张成本降下来的,并不是国子监的标准教材,而是道家的道藏。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阮留之一直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投放在了道藏的整理上,在一众士子的协助之下,现在已经有好几本道藏在刻板了,很快就能投入印刷。

    因此,他也顺带给阮留之吃了一记定心丸。

    这一连串对话,可是把第一次参与进来的王竞又听了个目瞪口呆。

    啥?

    郑经除了才华横溢之外,竟然又印书又造纸的?并且还把规模搞那么大?

    他确实又听呆了。

    在在场的所有人里,他作为外来者,对郑经的了解肯定是最少的那一个,哪怕在来见郑经之前,他已经缠着苏窍窍问了好一会,他也仅是知道,郑经就是三绝公子,《华夏日报》也是他办的。

    仅此而已。

    毕竟苏窍窍知道的也不多,就算知道,也不可能把啥都说给他听。

    按他原本的打算,这次厚着脸皮来见郑经,无非是为了先混个脸熟,好为将来的附庸风雅做铺垫,可现在他一听说郑经又造纸又印书又办报的,他一下又闻到了新的商机。

    造纸,新书……

    这都是很能挣钱的生意啊!

    若是真能像郑经所说的那样,一本书的纸张成本降到二两银子以下,那不管是印书还是卖纸,都是海赚?

    其利润,未必会比卖盐少啊!

    关键时刻,他的商人本色开始发挥。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等庆功宴过后,他就提出告辞,去跟他的那些商人朋友汇合,然后准备明日回扬州。

    现在,闻到商机的他却立即改主意了。

    于是,等宴席快结束时,他即刻就找了个机会,对郑经说:“郑公子,我难得回会宁一趟,能不能再冒昧地请求一下,去你的书局观摩一番?”

    郑经:“……”

    又有大肥羊主动送上门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