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的皇叔父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3章 满目疮痍的小沛
    刘泰走在大街上,看着被洗劫一空了的小沛,默默地叹了口气。

    告别了华佗,刘泰相约二人荆州再见,毕竟对于这个未来的重要根据地,刘泰心中还是非常在意,以后一定要去观察一番。

    现在,刘泰要面临的是非常现实的生活问题。

    之前刘备收留吕布,就把吕布安排在了小沛。

    这次吕布鸠占鹊巢,反而是把刘备驱赶到了小沛。

    本来吕布军除了高顺的陷阵营,其他的队伍军纪就很散漫,驻扎的几个月时间里,把小沛搞得乌烟瘴气。

    临走的时候更是把小沛能拿走的都洗劫一空。

    粮食、钱财还有工具,甚至是百姓家的菜刀都被吕布强征而去。

    小沛的百姓日子过的非常苦,倒是小沛的土豪士绅,因为早就给吕布上过供,避免了被洗劫一空的悲剧。

    前几日,刘备初来乍到的时候,很多百姓看到刘备手下将士的时候,都纷纷躲避,四散而逃。

    乱世之中,兵就是匪,匪就是兵,这是百姓们的普遍认知。

    面对他们,能离得多远有多远。

    而刘备的到来,让这群百姓们对乱世军阀有了不一样的感官。

    刘备接手的小沛是个烂摊子,没钱、没粮、没油水。

    刘备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百姓的吃饭问题。

    吕布这个崽种,临走之前,一副很慷慨的样子,给刘备的残兵败将留下了三个月的粮食。

    经过上次一战,刘备所剩部将不足千人,而小沛的百姓足有一万多人。

    更有甚者,吕布甚至把来年开春百姓的种粮都抢走了。

    这就需要刘备不得不拨出相当一部分粮食,用来救济百姓。

    这也是陈宫的授意。

    他告诉吕布:“刘备此人,以仁义立足,徐州百姓多信服他,这将是我们吃下徐州的一大障碍。”

    “此计,如果刘备拿出粮食赈济百姓,可消耗刘备的财力,让其短时间内无法招兵买马,形成气候,对我们的徐州大业产生威胁。”

    “如果刘备对百姓不闻不问,让小沛继续民不聊生,那么他的仁义之名将不攻自破,对我们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吕布闻言大喜,当即将此事全权交给陈宫去做。

    进过计算,陈宫也是给刘备留下了三个月的粮食,并在小沛大肆宣传。

    陈宫认为,面对这种窘境,刘备无论怎么做,自己都是受益者。

    哪怕刘备有那么一丝迟疑,开仓放粮晚了几天,那都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抨击刘备。

    陈宫甚至为此收买了一群百姓,准备在小沛城中散步刘备的坏话。

    奈何陈宫实在是低估了刘备。

    刘备得到粮食,二话不说,就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只不过,刘备运用的是类似救助灾民的方式,在粮仓附近施粥。

    自己和百姓们同吃同住,并且开放粮仓,让百姓们看到剩余的存粮。

    “乡亲们,我们小沛城现在就剩下这么一点粮食,我们省着吃是可以应付二十天的。”

    “这二十天里,我会和大家一起在这,直到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吃。”

    刘备当着所有百姓的面,端着稀薄的粟米粥一饮而尽,关羽等部将也都纷纷效仿,和百姓们同吃同住,原地驻扎。

    小沛的百姓见到此景无不动容,纷纷声泪俱下,对着刘备一通跪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