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即大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十九章乡党,乡党(2/2)
    作为大宋开国以来,以最年轻地年纪拜相的张浚,被当今天下誉为政治才干堪比诸葛丞相的经邦济世之臣。

    被官家及天下给予如此厚望,张浚不敢有一丝大意,立即开口说道:“臣会妥当处理此事,取有余而补不足,以缓和民怨。令天下如水,遵从朝廷疏导。”

    赵桓说道:“也不要固执于眼前一隅。民间武德昌盛,有各种社团,雄风并不弱于强汉。汉朝有志于四方,故而能开丝绸之路。”

    “大唐有盛世胸襟,故而能统合万里,西去长安数万里仍是大唐之地。”

    “我朝如今还未腐朽,未曾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所以天下公认,我朝文明鼎盛于宇内。领先四海八荒蛮夷近千载。”

    “让这些大豪商都走出去,别天天在一片乡邻里舍之间祸害乡党。须知,自古以来,乡党都是成事的第一助力,能帮他们在中原之外建立偌大的基业。”

    “他们倒好,不思为乡党谋福利。天天祸害乡邻。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朱元璋带着二十四个乡党,打下了整个大明。

    大宋的这些豪强们,不说带着乡党打下一个强盛帝国。

    去吕宋,去三齐佛国,去占城这种地方打下一片浩大的疆土总归是不难的。

    手底下掌握一个小国级别的土地和人口,不论是资源收集,还是工业生产,甚至农业生产,能收获得财富也是几十百倍于在中原的一个县里欺行霸市。

    更重要的是,前者受整个国家和天下的赞许,他能带着周围相邻一同发家致富。同时甚至可能得到朝廷的嘉奖,授予勋章。

    而后者,只要被监察御史抓到,那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赵桓郑重地说道:“朝廷做好引导,朕相信这些士绅们很快就能理清其中利弊。”

    “不会有人放着更安全,更暴利地行当不作,却要固守危险又利润微薄的传统。”

    制度建设,法度健全,也是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甚至在绝大部分时间中,这一环要比工业学术更重要。

    因为这决定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赵桓也知道急不得,只能依靠整个国家体系全面推进。

    所以把事情交待下去,赵桓就让这些官员退下了。

    但一众官员告退之后,张浚却单独留了下来。

    赵桓好奇的问道:“左相还有什么事吗?”

    张浚点头,表情凝重,说道:“官家,有两份札子,必须要官家处理。”

    “什么事?”

    张浚深吸一口气,说道:“康王已经擒获。夷州被团团围困,岛上叛军没有死守,主动发起兵变,缚康王向王师请降。”

    赵桓眉头一喜,赵构终于被抓住了!

    从建康二年,赵桓穿越到大宋,到如今已经有七八年。只在南京城下跟他有过一次交锋,其他时间都在搜山检海,试图抓住这个叛逆。

    如今终于可以正面会一会这个跟大宋千丝万缕关联的皇子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