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而583章 各显神通(2/2)
    这种士兵,拿到的钱财,已经不比军司马少,甚至还要多上一些。

    汉人军职,分为伍长、什长、军侯、军司马、军尉、都尉、万人将、大将、上将、和统帅。

    这些淘汰的武人,都是身负勇力之人,就算比之什长,甚至比一些军侯都要强上一些。

    有他们加入,那么汉军的底层军官,将会得到补充。

    而没有淘汰的武人,在明日,继续参加下一轮的考核。

    接下来的两日,紧张的考核,依旧进行着,在第三日的时候,第一届文举武举,终于宣告落幕。

    考核成绩,将在五日后宣告天下!同时,在洛阳的玄武街广场之中的石碑上,也会张贴排名告示。

    堆积如山一般的试卷,被考官收了上去,等待着几院大臣们的过目。

    而武举的成绩,其实早就下来了,不过并没有公开,而是等待文举成绩下来之后,一同公开。

    几日之后,如山一般的试卷,终于被大臣们完全过目,经过众人探讨商议之后。

    众大臣们将排名靠前的试卷,送到了天子御书房之内,等待着刘宇的最终审判。

    此刻,刘宇正独自一人,端坐在书房之内,批阅着一众士子的考卷。

    第三场考核,刘宇给一众士子们,定下的题目是“论大汉之未来。”

    这个题目,主要是看各个士子,对于大汉未来发展的设想。

    从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士子的头脑是否灵活以及目光是否长远。

    不需要那种写的天花乱坠,各种之乎者也,咬文嚼字,各种大道理。

    要写出大汉今后在各个领域之中的发展,要实用,要合理,要站在百姓的立场,站在整个大汉的角度,去设想。

    看到那种华丽的文章,或者对自己各种赞美,各种表达对自己敬仰之情的文章,刘宇一律将其扔掉。

    突然,刘宇愣住了,因为他看到试卷之上的署名,是他这几年一直关注的人之一。

    这个人叫徐庶,这个诸葛亮的师兄弟,如今在洛阳书院之中潜心学习。

    同时,在洛阳书院之中,还有几个学子,是刘宇一直关注的,这徐庶,也排在这几名士子的前列。

    他们几人,就是等待着科举的到来,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几人的才学,更上了一层楼。

    随后,刘宇便不在多想,而是认真地看起了徐庶的试卷,第一张试卷和第二张试卷,刘宇直接忽略了。

    因为前两张试卷,早已经被无数大臣审批完毕,不可能存在遗漏。

    拿起徐庶的试卷,刘宇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上面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千字。

    其字迹工整,一笔一划都十分有力,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在看其内容,徐庶将大汉未来的发展,分成了三个大部分。

    有军事发展,民生发展,以及大汉的国力经济等发展,徐庶都做了概括。

    其中,徐庶有很多想法,都让刘宇不禁为之大点其头。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