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22章 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可能(2/2)

    其三是关中人口增多,粮食短缺。

    就食于东都洛阳,是武周一朝的核心因素之一。

    光是解决关中人口众多而粮食短缺的问题,李隆基就能让这块李唐起家之地,重现昔日荣光。

    只是海路?

    建造镇海巨舰?

    就在李隆基还心存疑惑的时候,李林甫已经冷哼一声。

    “小儿无知,汝可曾亲临大洋?可知那万丈巨浪,可将日月变色,可毁城百十,伤民百万?”

    “汝可知,太宗渡海东征高句丽,海上兵马舟舸,沉入那汪洋之中又有几何?”

    “万里海路,凶险万分,前路未知。”

    “巨舰营造,无技可鉴,如何成材。”

    “汝欲一言,致我大唐将士、百姓,葬身那无垠深海巨兽口腹之中吗!”

    到最后,这位帝国右相,言语凶狠之极,几乎是杀气腾腾,言如刀兵。

    李隆基同样不是小儿,亦知如今大唐的海船营造技术究竟怎样,尽管向往那片富饶之地,但他同样投来了质疑的目光。

    高水寒微微一笑,好似早已知晓老贼会在此处发难。

    他当即抱拳回答:“臣在安西,久与西域诸国商贾使臣交往,对西域奇巧淫技多有涉猎。臣年少之时,听闻极西万万里之地外,有诸多国度,却蛮夷不堪,但却有几囯,善于营造镇海巨舰,其舰船可再无万担,乘兵千百。无边巨浪,亦是如履平地,可谓风平浪静,镇海神针一般。”

    此时拥有起自关中,途径河西、安西、葱岭的丝绸之路,早就为大唐带来了无数关于极西之地的传闻和认知。

    极西之地有国度,如蛮夷。

    但他们却也有擅长之处。

    能建造出镇海巨舰,不为过。

    只是李林甫怎会如此轻易就让高水寒得逞。

    若今日高水寒起三道兵马征讨吐蕃之策得逞,则王忠嗣必定会被放归河西、陇右。

    若再让三道凯旋而归,无论是高仙芝还是王忠嗣,都拥有了进入朝堂,位列公卿宰辅的资格。

    这与他的利益冲突。

    李林甫脸色阴沉:“即便如此,我大唐无人营造过此等镇海巨舰,汝又如何能够建造出来?再者,即便有此等巨舰,那极西之地的人,为何不曾乘船前来我大唐?”

    “极西南之地,大洋之上有狭窄处,此地终年风浪,世人前所未见,范围之广,几与中原相当,阻断极西镇海巨舰前来我中原之地。”

    高水寒夸夸而谈,极尽夸大事实。

    反正,在他面前的这帮人,即便手握滔天权势,但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个未开化的文盲而已。

    眼看着在场的人,一个个露出疑惑、未解、迷茫的表情,高水寒继续着自己的称述。

    “再言营造那镇海巨舰之事,我天朝匠人精湛,朝堂历来齐心协力,上下有度。臣愿于圣前立下军令状,待我大唐征讨吐蕃得胜,迁移百姓前往那片富饶之地,屯田垦种,我大唐便会有那镇海巨舰,满载物产,回归关中之地,献于陛下!”

    高水寒直接在这煌煌长安城,大明宫宣政殿上,于大唐文武百官,君王面前,立下军令状。

    一时间满朝窃窃私语。

    他们数遍大唐列位君王当朝之时,似乎都未曾有人敢在大殿之上,圣驾前立下此等军令。

    李林甫哑口无言。

    这厮已经开始拿命搏了,该死的小子!

    高水寒的军令状,同样让李隆基震惊不已。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小子竟然会这般的大胆。

    李林甫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先前起身之时,还如同风烛残年一般的帝国右相,已迅雷之势转身,面朝御座上的大唐皇帝陛下。

    “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