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史前生物,征战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大施仁政,美名远扬(2/2)
    并且,为了让以后的百姓们,真正过上安康的日子,两个皇帝把这个税率,写入了法典,使得其成为了定规。

    两汉以来,包括如今这个东汉末年,田税都没有变动过,都是‘三十税一’。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挺好嘛。

    三十税一,似乎比现代我们交的税,都要轻一些。

    其实不然。

    当朝廷腐败了,他们想要弄老百姓的钱,有的是方法。

    比如汉灵帝刘宏,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他搞了一个‘田租附加税’,即明文规定,每亩田地,征收十钱的附加税。

    所以说,这个税率,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如果朝廷腐败了,他们想要剥削百姓,容易的很,设立各种苛捐杂税就行了。

    为了缓解百姓身上的压力,易鹏颁布的第一个法令,便是取消所有田租附加税。

    以后,百姓只需要上缴一种田税,那便是‘三十税一’的田租税。

    三十税一,这税率已经很轻了,易鹏不准备更改。

    毕竟,如果降的太低,便会使得百姓们懒惰起来,不再勤劳。

    看看现代的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因为福利太好,许多德国人都选择不参加工作了,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他们即使不工作,靠着国家的福利,他们依旧能够过上小康生活。

    这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德国国内明明有许多没有工作的小年轻,但是各行各业却严重缺人,需要从国外引进劳动力。

    这也真是讽刺。

    人,天性懒惰,对他们太好,生活太过于没有压力,反而会催生这种懒惰。

    易鹏可不希望自己麾下的这些百姓,一个个变成了大爷,啃老族,所以,适当的田租是必要的。

    收上的钱,可以充实国库,用来进行各种基础建设,或者供养士卒,充当军费,岂不更好?

    第二个,是人头税。

    西汉初年,刘邦颁布法令规定,百姓不论男女,从十五岁开始,到五十六岁结束,这期间,每人每年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算’,后世被称为‘算赋’。(一算,是一百二十钱)。

    而商人和奴婢需要加倍缴纳,每人每年征收二算,也就是两百四十钱。

    古代,重农抑商,对于商人征收的赋税,是最重的。

    而对奴婢征收重税,是为了抑制地方豪强。

    毕竟,在古代,能够养的起奴婢的,也只有那些地方豪强大地主了。

    人头税,对于贫苦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不轻的负担,尤其是在这满地荒芜的东汉末年,大多数农民都交不起人头税,而因此家破人亡,甚至生下孩子,就立即掐死的惨烈局面。

    为了解决这一不太人道的赋税,易鹏颁布的第二道法令,便是取消人头税。

    以后,在他交州境内,不论你生多少子女,都不用上缴任何人头税!

    其实,这个税收,也是与国情有关的。

    易鹏所处的这个年代,人口匮乏,易鹏自然鼓励生育了,因此取消了人头税。

    而在现代前几年,我国人口爆炸,生的太多了,为了控制人口,便实行了计划生育,超生的,需要缴纳高额的超生税,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人口匮乏,国策便是鼓励生育。

    人口泛滥,国策便是计划生育。

    如此而已。

    最后一项赋税,便是徭役。

    汉法规定,所有成年男子,均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服兵役和劳役。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让你免费给它干活。

    徭役,除了服兵役之外,干的也都是一些苦力活,如开矿,筑造城墙等等。

    万里长城能够修建起来,秦始皇用的,就是劳役。

    可怜这个用百姓血泪筑造的长城,现在却成了一处光辉景点。

    人人纷纷过去参观游览,甚至说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语,以此为荣,殊不知,这长城之下,埋了多少百姓的骸骨和血泪!

    没有人在意这些为了筑造长城而死去的无辜百姓,人们只记住了‘伟大’的秦始皇,是他筑造的长城。

    真是可笑可笑。

    难怪有人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那些心善慈悲的人,被人叫做‘圣母’,而心狠手辣,踩着尸山血海上来的,却被称为千古一帝。

    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屠夫,到处屠城,结果被称为一代天骄。

    哈哈……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告诉我们,自私自利,心狠手辣,为了目标不择手段的人,似乎过的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汉朝还有盐铁税,渔税,假税,市税,工税,酒税,入城税等等。

    对于徭役,易鹏颁布了第三道法令,那便是取消所有百姓徭役,以后所有开矿、修建水堤、修缮城墙等苦力活,都需要百姓自愿参与,并且给与丰厚报酬,也就是发工资。

    并且干的好的,干的快的,都有额外奖励。

    其他的苛捐杂税,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降低一个档次的税收。

    当这些法令颁发出去,并且一一实行之后,百姓一片欢呼雀跃,全都大呼易鹏,是仁义之主。

    交州民心大顺。

    没有什么,比给老百姓一些实惠的利益,更令他们高兴的了。

    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得了实惠,他们自然对易鹏感恩戴德,到处说他的好话,易鹏的美名,逐渐传遍整个交州,乃至交州以外的地方……

    别处的百姓,听闻交州犹如人间仙境,并且赋税极少,纷纷羡慕之余,全都千里迢迢,搬迁而来。

    对于这些人,易鹏没有拒绝,全部接纳了下来。

    自从占领了林邑国、倭岛、夷州岛等地之后,他麾下的地盘,何止扩大了数十倍,原本交州便地广人稀,加上新增的地盘,他现在最不缺的,便是土地。

    不论中原过来多少百姓,他都可以容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