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尘之所以没有动这说书先生,就是想通过他,来瓦解曹广田的心理防线。
汉王朱高洵,虽然说骁勇善战,但说到底,只是一个粗人。
而这说书先生的谈吐,很显然读过不少的书。最差也是一个落榜的读书人。
按照朱高洵的性格,结交的都是朝廷的达官贵族,对于这种落魄的读书人,从来都是不屑一顾。
而在京城掀起舆论风波,一定是朱高洵的暗中授意。
最终通过一名说书先生之口传播出来,这次舆论行动的负责人,一定是朝中的文官。
在酒馆建立之初,这名说书先生就开始在这里谋生,只说明,他与曹广田相识已久,或许,还有着不错的交情。
而曹广田的硬气与固执,在朝中也是闻名。
一般的酷刑,或许真的对付不了这曹广田,但是,自己人的劝说,再加上自己的煽风点火,或许真的可以让曹广田临阵倒戈,为太子制造舆论。
杀一个敌人,对于东厂来说,很简单。
但若是要将敌人为自己所用,不但将局势搬回,更重要的是,可以沉重的打击朱高煦,让他死了靠舆论来取胜的这条心。
“大人,他们并没有为难与我。”看着曹广田浑身的伤口,说书先生宽慰道。
“看到你平安无事,我心里也就踏实了。这件事情,本来不应将你扯进来,可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曹广田低下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原来,这说书先生和曹广田同为山西人氏,虽然年龄相差了几岁,却是同窗。
曹广田家中贫寒,眼看临近大考,却是没有进京的路费。
感觉自己年龄尚轻,这说书先生便将家中给自己的路费,借给了曹广田,让他进京应考。
不负众望,曹广田高中进士,而这说书先生在后来连续几年的大考中,都是名落孙山。
当时,曹广田已经是户部广积库副使,得知了说书先生的遭遇,便邀请他来京城,半工半读。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说书先生一次比一次考的不尽人意。最后便放弃了考取功名,开始在京城靠说书谋生。
此时的曹广田却是如鱼得水步步高升,看着说书先生的遭遇,心中更为惭愧,便四处想要给他谋一份差事。
最终,在那燕京酒驿开业的时候,便知会了一声,让这说书先生永久的在这里谋生。
这次,太子锒铛入狱,汉王朱高熙似乎看见了机会,开始蠢蠢欲动。
便给了曹广田这个制造舆论的任务。
对于太子,曹广田本人虽不看好,可也从未反对过。而今,得到汉王的指令,思索了一天,最终决定,还是要知恩图报。
便找到了说书先生,诉说了自己的难处。
而那说书先生,被曹广田照顾这么多年,也是不好推辞,便开始了那种有方向的说书演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