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岁熊孩子,开局救曹操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百六十四章 武状元开启(2/2)

    其实在这一路走来。

    大老刘也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关于人才断层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

    虽然中原一统。

    而且。

    在这边看来。

    很难有着很大的变化!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依赖着曹念和他们这群老家伙的。

    就连这一次的剿匪。

    一方面,是曹老板和大老刘两个人,想要出来溜达溜达。

    但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

    此时的中原地区。

    已经开始重文轻武了。

    俗话说的好,武能安邦,文能定国。

    但是一味的重视文人的地位和存在,也是很危险的。

    谁能够保证,将来的时候,就没有人来入侵?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有人来入侵的时候,中原这边,谁又能带人冲上去?

    谁又能带人去抵御外敌?

    虽然现在的人数是多了,武器也先进了。

    但是对于整个的中原地区来说。

    一些优秀的将领,才是最难寻找的!

    因此。

    大老刘一边走着,一边把现在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

    然后派遣人马,连夜赶往了皇宫。

    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皇上,让皇上这边早做准备。

    在刘备看来。

    说实话。

    也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小皇帝刘协。

    现在的刘协,可能在做事能力方面不一样,但是刘协有一个刘备和曹老板都比不了的好处,就是刘协的年纪!

    现在的刘协,因为是比较年轻的,所以在接受很多新鲜的东西的时候。

    是可以完全转化的。

    就好比现在的曹念这边,有很多的理念,在刘备和曹老板看来,这不是胡扯呢么?

    但是人家刘协就是可以的。

    人家刘协就是完全的可以拿到这方面的想法的。

    并且就按照曹念的想法这么做了下来。

    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这就让大老刘很值得自己去反思这件事情。

    所以。

    当大老刘把这个消息给刘协的时候。

    大老刘相信。

    刘协一定会重视的。

    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

    来把这个情况给落实下去。

    而当刘协在收到了大老刘派人送来的这封信之后。

    也确实是很震惊的。

    连夜让人把曹念给叫了过来。

    曹念在看到了这封信之后。

    倒也真是有了一些触动。

    没想到。

    现在的大老刘到了这个年纪,竟然能够摒弃前嫌,完全的为了中原地区着想。

    单单从这方面来说。

    大老刘就是很值得尊重的一个人。

    而大老刘传来的这个消息和担心。

    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这段时间以来。

    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没有一直延续下来的这些东西。

    很多的人,其实都是想要把这些事情给连贯下来的。

    但是他们却少了很重要的传承。

    就像现在的科举考试一样,这种科举考试给了不少的读书人他们,一条可以看的见的出路。

    但是却让那些从小学习武艺,去读兵法的那些人,就没有了道路。

    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决定了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没有了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意味着,是没有了任何的立身之所的。

    这样下去,自然也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

    是之前的这个里面所不曾有过的。

    “皇上,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就要去面对,毕竟现在的环境,已经开始了科举考试,我看我们不妨也进行一场武举人的考试!”

    “考试的范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针对于兵法的熟练程度,我们会根据一些兵法上面常见到的案例,让他们来进行处理,如果他们能够顺利的答对的话,也就说明,在排兵布阵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二个部分,我们要考察他们的武功,作为为首的将军,这个武功自然是要说过去的。

    毕竟到时候双方对阵的时候,是武将们先上去进行战斗,如果说一上去就被干掉的话,是对于士气几大的削弱。”

    “第三个部分,就是要比武了,武状元,自然是要比试武艺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只有拿到第一名,才是名副其实的武状元。”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作为打分项,只有两者都达到了一定的分数之后,才有资格来参加第三部分的武状元的评选!”

    曹念对着小皇帝刘协说道。

    小皇帝刘协在一边听的眼睛都亮了。

    真要是按照曹念这么说的话。

    用不了几年。

    整个中原地区尚武的风气又会再一次兴起了。

    小皇帝刘协没有太多的耽搁,直接发布了圣旨,让下面人立刻去安排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