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武植的殷勤期盼下,以及他心底那股冒险劲头的驱动下,他仍旧想好好的试一试。
现在清风山那里,有了上万官军的围困,几乎每天都有厮杀。
作为守城一方的清风山众人,在数次战斗之中,都表现得迎刃有余。
当然,李诫为清风山设计的那种新式竹制箭塔,在这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那童贯,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会打仗的太监。
他此次前来,就是想赚战功的。
所以,在他麾下大军兵锋受阻之时,他非但想不出任何的破敌之计,反而却在一直催促着那些兵将们,玩命攻寨。
而这种愣了吧唧的带兵方式,所得到的直接结果,就是损兵折将数千人。
按理来说,官军伤亡如此之大,如果实在想不出破敌之策的话,那就应该班师回朝了。
毕竟,若是再继续待下去的话,只会让他的上万大军伤亡更重。
可是这个童贯,明显就不是一般人。
他就是十分固执的认为,在大军出征之前,他就已经跟官家赵佶以及满朝文武将牛吹出去了。
此仗不胜,那么他就再也不回去了。
若是此刻,领着四五千人的残兵败将,慌忙逃回去的话。
那他童贯别说脸面了,就是他的‘一世英名’,都得丢尽了。
没准那个赵佶,一不高兴,还会将他的官职罢免。
而这些,都是童贯所不想看到的。
可是他,带领大军驻扎在距离清风山不远的地方,却又迟迟想不出破敌之策。
于是便只能和清风山里的众位强人们,做起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种战场形势,对于官军以及清风山寨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对于水泊梁山上的武植和朱武来说,却是大大的有利。
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那所谓的偷人计划,构思的更加完善一些。
而经过了多番商议之后,武植、朱武、时迁三人一致认为,趁官军与清风山寨两伙人混战之时,才是将李诫以及他的家人们偷出来的最佳时机。
三日之后,时迁出发了。
与他同行的,还有活闪婆王定六,以及二十个办事机灵,手脚麻利的喽啰兵。
他们先在梁山脚下,置办了一整套的夜行衣。
随后,便踏上了前往清风山的路。
数天之后。
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清风山脚下。
随后,便与先前来到这里进行消息打探的探子们,汇合到了一起。
他们一行人,先坐在一起,快速的交换着信息。
以便时迁、王定六等人,接下来的行动更加的顺利。
这些时日以来,童贯的心情可谓是糟糕透了。
从大军离开京城,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天。
可是他们,非但没有将一个小小的清风山拿下,反而还因山寨前所布置的那些竹制箭塔,伤亡了四五千的军士。
这童贯,原本就不是一块打仗的料。
所以这会儿,对于怎么攻破清风山上的那个鸟山寨,他心中也是半点主意都没有。
但是,也不是说统帅不懂排兵布阵之道,就打不了胜仗。
只要一军之统帅,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会识人会用人的话,那么想要打胜仗,也是不难的。
可是,坏就坏在这个童贯,在识人用人方面,也是一塌糊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