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高炽差点没哭出来,颤颤巍巍地就跪了下去。
见朱高炽被吓住,朱棣这才对朱瞻基,阴森森道:“若是你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看你这太孙也就当到头了。”
“不至于,不至于。”
朱瞻基缩了缩脑袋,感觉头皮有些麻,永乐大帝的威严还是挺吓人的。
看把自家怂爹吓得。
要看朱棣老脸又黑了几分,朱瞻基也顾不得太多了,赶紧道:
“皇爷爷,其实这些东西,都在孙儿脑子里,皇爷爷想知道,我口述便是。”
“嗯?口述?”
朱棣顿了下,心里冷静下来,怒气微消,点点头道:“那你便口述吧,若是所言能让朕满意,朕便恕你无罪。”
“嘿。”
朱瞻基闻言,心里松了口气,断章虽狗,但是确实是香啊。
朱瞻基心里得意了一下,然后立即道:
“皇爷爷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哪一句?”
朱棣眼神微动,说到唐太宗明显来了兴趣。
知道的都知道,这位永乐大帝,对唐太宗可是十分推崇的。
朱瞻基一句话瞬间集中了他心里痒痒的地方。
朱瞻基收拾了一下心思,开口道:
“《贞观政要》有言: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朱瞻基话落,朱棣还在思索着朱瞻基背的文章和平绒有什么关系。
一旁早就心里开始憋着坏的汉王朱高煦就忍不住站了出来,开口道:
“大侄子,《贞观政要》,二叔也是读过的,这明明是治国之策,和平绒有何关系?”
“二叔,你是不是傻,孟子都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贞观政要》为何就不能用来平绒?”
朱瞻基知道自家这个傻憨憨二叔没按好心,说话时也没留情,看着朱高煦一张尖耳猴腮的脸,继续道:
“二叔,我问您,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朱高煦:“………”
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别人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打仗是为了努力表现,毕竟老爷子不止一次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努力了。
但是这话显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见朱高煦不说话。
朱瞻基又看向御座上的朱棣,朱棣见到朱瞻基看过来,顿了一下,看向御道上的那些大臣。
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见朱棣看来,也是陷入沉思。
片刻,只见一个老头站了出来:“太孙殿下,臣以为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汉人一片大好河山!”
“您是?”
朱瞻基看着这老头挠了挠头,他不上朝,平日里也不接触政务,对朝堂上的官员还真不熟悉。
老头闻言也不生气,淡淡一笑道:“臣户部尚书,夏原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