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相当于是把修建材料,瞬间减少了四分之三。修建一百套宅子,只需要以往修建二十五套的材料。
韩度提起笔,在纸上粗略的画了一个草图,向两人解释了一番。
什么宅院、什么天井、什么影壁、什么树木,这些东西通通都没有。有的只是一户户蜂窝状的人家,层层叠叠户挤户的挨在一起。除了房间,就是房间,而且每户人家的布局都是一模一样。
熊莳看见韩度这样计划,大皱眉头,不确定的问道:“这样子,行吗?”
行不行韩度也不知道,反正这筒子楼放在后世是可行的,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未知数了。不过,这是韩度能够想到的,最可行的办法。
“喔,应该能行吧。这楼虽然看着单一,但其实没一户人家的居住面积也不小,大概有九平方丈的样子(九十平方)。而且还有着三个独立的房间,以及一个厨房,一个厅堂呢。反正在本官看来,住一户五口之家,是没有问题的。”韩度半猜测,半肯定的解释。
这样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厨,在韩度看来已经不错了,他上辈子都还没有这样的房子呢。
当然,比起韩家现在的三进宅子起来,有要差的远。光是占地面积,就要被秒成渣渣。
熊莳还有着几分犹豫。
但是黄老却是忽然插话,斩钉截铁的说道:“小老儿带所有匠人谢过大人,请大人放心,小老儿保证会喜欢这样的宅子,而且还会对大人感激涕零的。”
匠人们是什么情况,心里想的什么,没有人比黄老更加清楚。他自己就做了一辈子的匠人,匠人究竟过的有多苦,他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在韩大人没有来之前,就他们这些匠人,过的那里是人过的日子?给朝廷做工,一分钱挣不到不说,还要他们自己带上干粮干活。一个匠人挣不到钱不说,还要家里白白的供养着。十几年下来,什么样的家底都难以承受的住这样的日积月累的消耗。
更何况,大明初立。天下匠人刚刚经历过连年战乱,又有几个能够承受的住这样无休止的付出?
因此,不仅是黄老等人,全大明匠人的生活都过的十分不如意。
就像黄老一样,在韩度没来之前,他家早就已经家徒四壁了。家里连维持生活都艰难,有一子年纪早就到了成婚的年龄,但是偏偏就是没有媒人登门说亲。甚至是去请,媒人都对他家唯恐避之不及。
这样的人家,还会在乎宅子里有没有花草树木么?只要是能够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他们就无比的满意了。更何况,这还是京城根上的宅子。
能够到京城根上落地生根,就是祖宗八代冒青烟的事情了,还有什么不满意?
“感激涕零倒是不必,”韩度挥了挥手,“只要他们没有怨言便是,其他的本官倒是不在乎。”
既然黄老能够保证匠人们没有意见,那韩度便吩咐黄老去和匠人们通个气。一来是看看匠人们的态度,究竟是反对还是支持;二来即便是要修建,那也是需要匠人们去修的。
接下来韩度便给黄老普及了一下,什么是砖混结构,地基要怎么挖,怎么用钢筋编网浇筑,怎么用水泥砂浆修砌。
韩度不是没有想过,直接把房子建成框架结构算了。但是一来,水泥钢筋的质量肯定是比不上后世,这样干说不定会有安全风险。二来,即便是这里在城外,那也不可能允许出现太高的建筑,能够建个四五层出来,也就是极限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