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63章 透心凉,心飞扬
    济宁府,知府衙门。

    奉了皇太孙殿下的命令,徐辉祖立即点兵三千奔赴山东,一路上都是急行军,速度非常之快。

    来到济宁府的时候,徐辉祖便立即让山东主要官员前来。

    当布政使赵康,提刑按察使王英, 都指挥使刘行三人匆匆赶来。

    通报之后,当他们进入府衙的时候,就看到大堂里已经坐着了好几位官员。

    看见徐辉祖,躬身行礼说道:“臣等见过魏国公!”

    徐辉祖挥手说道:“三位大人不必客气,这两位是刑部尚书杨大人,和督察院右都御史曹大人,想必你们都认识, 就不用我介绍了。”

    三人心头一惊, 刑部尚书和右都御史都来了!

    这件朝廷对这件事该有多么看重啊!

    而且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否则也不会派这样的重臣前来!

    三人忍住心中的惊诧, 行礼说道,“见过两位杨尚书、曹御史……”

    “三位不必如此客气……”

    落座之后,赵康问道:“不知魏国公让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徐辉祖也没有藏着掖着,开口说道:“本官奉皇太孙殿下之命,协助刑部和督察院查明案件……”

    看了三人一眼,徐辉祖又说道:“皇太孙殿下命我节制山东三司,所有刑狱案件,兵马调动,所有政务,皆听号令!”

    三人赶紧起身,躬身行礼道:“是,臣等遵命!”

    此时的三人已经不是惊诧那么简单了!

    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

    两位重臣查案, 徐辉祖节制山东所有的事务,皇太孙殿下这是要把孔家往死里整啊!

    如果说朱元璋对孔家极其恩待的话,那皇太孙所使用的就是霹雳手段了!

    既然如此重视,肯定不会虎头蛇尾!不会高高拿起, 轻轻放下!

    哪怕是为了皇太孙的威严, 孔家也非得脱层皮不可!

    那自己该怎么办?

    是继续帮助孔家,还是不闻不问?

    正像衍圣公所说的,只要把孔家打不死,衍圣公就有手段和影响力收拾他们这些人!

    尽管皇太孙殿下重视此事,可总不能把孔家全部打倒吧?

    可自己如果帮助孔家,那就恶了储君,如果被皇太孙记恨于心,前途也同样迟早要完!

    唉,还真是让人难以抉择呀!

    徐辉祖吩咐道:“既然三位大人领了命令,那么从今日开始,山东境内所有的兵马没有命令,一兵一卒也不能动!否则以谋逆之罪论处!”

    都指挥使刘行赶紧道:“是,下官遵命!”

    “此外,山东境内所有的刑狱案件,尤其是关于孔家的,全部移交给杨大人和曹大人!”

    提醒按察使王英领命道:“是,回头下官就把卷宗整理一下,给二位大人送来!”

    杨靖客气的说道:“有劳王大人了,多谢。”

    “杨部堂客气……”

    徐辉祖对布政使赵康说道:“赵大人,山东所有的政务依照往常的惯例, 不可耽搁,我会派人协助的。”

    赵康点点头道:“下官遵命,多谢魏国公!”

    徐辉祖哪里是派人协助,不过是监察罢了!

    毕竟政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所用到的人太多了,徐辉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而且政务上的事和这些案件的关系不大,可以稍微放心一些。

    徐辉祖又转向曹铭,道:“曹大人,您是都御史,山东的官吏该当如何,您说说吧。”

    曹铭摸了摸胡子,说道:“各位,本官身为督察院御史,专属纠察,辩明冤枉,这次跟着来到山东负责监察风纪!”

    “若是有谁敢作威作福,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本官会向朝廷弹劾,绝不姑息养奸!”

    “本官会和山东监察御史一同查看官吏,到时候还请三位大人行个方便。”

    明朝初年在各地设有监察御史,而山东也有本地的监察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左副都御史袁泰言:“各道印篆相同,虑有诈伪。”乃更铸监察御史印曰“某道监察御史印”,其巡按印曰“巡按某处监察御史印”。

    监察御史,职责专属察纠内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弹劾,有的密封奏章弹劾。

    在内清查狱讼案件的审理有无拖延枉曲,还要巡视京都军营,监督乡、会试及武举。

    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后改科员)在外巡按,催运,监督烙马印,屯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